• 真圆阿奢黎
  • 唐密渊流 (八)

    时间:2017/6/30 浏览次数:5690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395




    即身成佛


    即身成佛是盛唐密法立教修行的目标。这里所说的即身成佛有两个特点:

    一是“即生”成佛。《大日经》云:一般行者,“于无量劫勤求,修诸苦行,所不能得,而真言门行道诸菩萨,即于此生而获得之。”(《悉地出现品第六——卷三》)也就是说,在这一生就获得成就,而不是寄希望于来生。


    二是“即身”成佛。《发菩提心论》说:“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


    唐密的即身成佛不同于净土宗所说的“即心是佛”,也不同于禅宗的“见性成佛”和天台宗的“六即佛”:(一)理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二)名字即佛,或从善知识处,或由经典中,得闻即心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点头会意,豁尔有悟,故名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这是圆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进一步依教修观,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故名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这是圆教十信内凡位,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断尘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于观行之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真悟实证,而于理仿佛,有如真证,故名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这是于十信后心,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证法身,从此成法身大士,其间从初住起,各各破无明,证三德,至等觉共历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这是从等觉,再破最后一分无明,则惑尽真纯,彻证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觉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


    唐密提出三种即身成佛,称为“理具成佛”、“加持成佛”和“显得成佛”。


    “理具成佛”指佛与众生本体无别、佛性相同,都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构成,因此具备成佛的可能性。


    “加持成佛”指行者勤行密法,三密相应,便蒙本尊加持,入于诸佛性海,开显本具如来智慧,成就无上菩提。


    “显得成佛”指通过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的次第观行,而即身成就圆满的佛身。


    弘法大师偈云:

    六大无碍常瑜伽,四种曼荼各不离;

    三密相应速疾显,重重帝网名即身。

    法然具足萨般若,心数心王过刹尘;

    各具五智无际智,圆镜力故实觉智。


    然而“即身成佛”并非垂手可得。顿超三劫,同样需要有无量劫积累的福慧资粮作为基础。《大日经》云“真言门修行诸菩萨,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积集无量功德智慧,具修诸行,无量智慧、方便皆悉成就,天人世间之所归依,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释提桓因等,亲近敬礼”(卷一)。不仅如此,在修学密法之时,还要符合一系列的条件,如通达显教,打好大乘基础,而成就堪受密法之基,再选择明师,受灌顶,坚守三昧耶戒,发菩提心,行菩提行,时时处处事事三密相应,“稳速得现证,现身定成佛!”否则,离开这些条件,“即身成佛”就成了痴人说梦。


    然有有情会有疑问,佛言“定业不可转”,那么密宗的即身成佛是否与之相违背?


    要明白“即身成佛”这个道理,首先要对大小乘、佛乘佛法有全面体悟。“佛一音声演说法,众生随类而得解”。佛法乃真如智慧,智慧焉有高低、大小之别?实乃应众生根基差别而方便说教,待机缘成熟方以佛乘开示,径入佛地。比如草木花卉与巍巍大树,云雨一味,着于草木雨水不必很多便得滋润,然于大树非充沛之雨水焉能滋润?又如一只苹果,众人品尝因味蕾感觉殊异,对苹果的味道判断自然个个差别,设若众口一味,那就是教条了,教条则违背真如本旨。再比如“聆听知音”和“对牛弹琴”相去甚远,自然需观机逗教。


    不解密法(佛乘)旨趣可以专念大小乘法门,千万别疑问,因为密法理趣非凡夫知见所能开解。在显教有三大阿僧祗劫精勤方得成佛,在密教一嗣发菩提心受菩提心戒即能通过三密相应而顿超三劫。


    佛由人中修成,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肉身修行、我们的菩提心显现、我们本具的如来智藏开发,才堪成佛。而这一切必须落实到我们的身口意,而不是纸上谈兵,空论焉得成佛?


    在显教尤其小乘有“定业不可转”之说,诚为如来真实知见,但今之有情偏执一见,不及其余。


    反问既然定业不可转,那么修行有何意义?修了一生定业依然,乃至三大劫定业依然,哪个堪成佛?岂不是如来妄语?


    大智度论卷九“如《毘摩罗诘经》中说:佛在毘耶离国,是时佛语阿难:‘我身中热风气发,当用牛乳。汝持我钵乞牛乳来。’阿难持佛钵,晨朝入毘耶离,至一居士门立。是时,毘摩罗诘在是中行,见阿难持钵而立,问阿难:‘汝何以晨朝持钵立此?’阿难答言:‘佛身小疾,当用牛乳,故我到此。’


    毘摩罗诘言:‘止!止!阿难!勿谤如来!佛为世尊,已过一切诸不善法,当有何疾?勿使外道闻此麁语,彼当轻佛,便言:佛自疾不能救,安能救人?’

    阿难言:‘此非我意,面受佛勅当须牛乳。’


    毘摩罗诘言:‘此虽佛勅,是为方便,以今五恶之世故,以是像度脱一切。若未来世,有诸病比丘当从白衣求诸汤药。白衣言:‘汝自疾不能救,安能救余人?’诸比丘言:‘我等大师犹尚有病,况我等身如草芥能不病耶?’以是事故诸白衣等以诸汤药供给比丘,使得安隐,坐禅行道。有外道、仙人能以药草、呪术除他人病,何况如来一切智德,自身有病而不能除?汝且默然,持钵取乳,勿令余人异学得闻知也。’

    以是故知佛为方便,非实病也。”


    佛为觉行圆满者,然佛陀尚有九难或言九定业:

    (1)六年苦行难。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答曰:何用见此髡道人。如是至三后日,护喜复曰:可共暂见。答曰:何用见此髡头道人。何有佛道。于是护喜捉火鬘头曰:为汝共见如来。火鬘惊怖,心念此非小缘,必有好事耳。即曰:今放我头,我共汝去。既至佛所,礼迦叶足。护喜白佛:火鬘不识三宝,愿佛开化。火鬘睹佛相好,心生欢喜,出家学道。时火鬘者,即我身是。护喜者,我为太子逾城出家时,作瓶天子导我者是。我往昔以恶言道迦叶佛,故受诸苦报。由此余殃,今欲临成佛时,复受六年苦行也。


    (2)孙陀利谤难。佛言往昔波罗柰城,有博戏人,名净眼。时有淫女,名鹿相。净眼诱此女人,共车出城,至树园中,共相娱乐。时彼园中,有辟支佛修行道法。净眼待辟支佛入城乞食,遂杀鹿相,埋辟支佛庐中。后累辟支佛,将至死地。净眼见已,即起悲心,我所造作,自当受之。故自说罪因,国王即杀净眼。时彼净眼者,则我身是。彼鹿相者,孙陀利是。以是因缘,无数千岁,受无量苦。今虽得佛,由此余殃,故获孙陀利女谤也。


    (3)木枪之难。佛在罗阅只竹园精舍,入城乞食。忽有木枪,迸在佛前。心自念言,此是宿缘,我当受之。众见惊愕。佛复心念:现偿宿缘,使众人见,不敢造恶。便踊身虚空,去地一仞。木枪逐佛,乃至七由延,枪亦随之。佛于空中化一青石。厚阔十二由延,佛立石上,枪即穿石出在佛前;又化地水火风,各厚阔十二由延,佛立其上,枪亦穿过。佛复上四天王宫,次第乃至梵天,枪亦次第而上,至于佛前。所过诸天,与说宿缘。佛复从梵天下,至罗阅只城,枪亦寻下。国人随从,看此因缘,佛恐众人见偿此缘,皆闷死。是故佛语众人,各自还归,亦敕诸比丘众,各还房已。佛便心念,当偿宿缘。遂叠大衣,敷座而坐。即展右足,木枪便从足趺彻过。舍利弗等,皆至佛所,礼拜慰问。为说宿缘:往昔有两部主贾客,入海取宝,后遇水涨争船。第二部主与第一部主格战。第二部主以镩矛,镩第一部主脚过,即便命终。佛告舍利弗,尔时第二部主者,即我身是。第一部主者,今提婆达兜是。我时镩彼脚,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故受木枪刺脚也。


    (4)马麦之难。佛言过去世时,有比婆叶如来,在盘头摩跋城中,与大比丘众俱。有盘头王与诸臣民请佛供养,及比丘僧,佛默然许之。王还,具馔已毕,即执香炉,启曰:唯愿屈尊来受我供。佛敕大众往诣王宫。食毕各还。时为病比丘取食而归。尔时城中有婆罗门,教五百童子。佛从婆罗门所过时,婆罗门见食香美,便起妒意。此髡沙门,正应食马麦,不应食甘馔。亦教童子言,此等师主,皆食马麦。时婆罗门者,即我身是。五百童子者,五百罗汉是。我时言他食马麦故,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我及众等于毗兰邑食马麦九十日也。


    (5)流离王杀释种之难,佛在世时,波斯匿王新绍王位,使臣求亲于迦毗罗国释种之家,时摩诃男婢生一女,颜貌端正,送与波斯匿王。后生一子,名曰流离。及年八岁,与梵志子好苦,诣摩诃男家。时迦毗罗国新起一讲堂,欲请如来于中供养。尔时流离太子往至讲堂,即升师子之座。时诸释种见之,骂言:此婢生物,敢入中坐。于是出语梵志子好苦曰:此诸释种,捉我毁辱,乃至于此。我后绍王位时,汝当告我此事。流离太子后绍王位,好苦以前事告之。流离集兵往伐释种。佛告比丘,往昔之时,此罗阅城有捕鱼村。时世饥俭,彼村有池多鱼。时城中人向于池中捕鱼食之。池中有二种鱼,一名麸,二名多舌,各怀报怨。时有一小儿在岸,见鱼跳而喜,以杖打彼鱼头。尔时罗阅人者,今释种是。麸鱼者,今流离王是。多舌鱼者,今梵志好苦是。小儿者,即我身是。以是因缘,故流离王杀释种也。


    (6)乞食空钵之难。佛尝入婆罗门聚落中乞食不得,空钵而还。


    (7)旃荼女谤难。佛言往昔有佛,名尽胜如来。会中有两种比丘,一名无胜,一名常欢。时波罗柰城有大爱长者妇,名善幻。两种比丘往来其家,以为檀越。无胜比丘为断漏故,供养无乏。常欢比丘结使未除,供养微薄。常欢比丘兴嫉妒心,诽谤无胜与善幻通,不以道法供养,乃恩爱耳。时常欢者,则我身是。善幻妇者,今旃荼是。我时谤无胜,故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余殃,我为外道比丘王臣说法之时,却被多舌童女,系盂起腹,来至我前,谤曰:沙门何以不说家事?乃说他事。今汝自乐,不知我苦。汝先共我通,使我有身,今当临月。事须酥油以养小儿,尽当给我,尔时众会皆低头默然。时释提桓因化作一鼠,入其衣裹,啮盂系断,忽然落地。众等见已,皆大欢喜。


    (8)调达推山之难。佛往昔于罗阅只城,有长者名须檀,家富多财,子名须摩提。其父须檀命终已后,摩提异母弟名修耶舍摩提,不欲与弟分财。一日与弟执手,共登耆阇崛山,将至高崖,便推置崖底,以石塠之,其弟命绝。佛告舍利弗:长者须檀者,我父王白净是也。须摩提者,则我身是。修耶舍者,今提婆达多是也。以是因缘,我于耆阇崛山经行,为提婆达多举崖石以掷我头,山神以手接石,石边小片,迸中我脚,拇指破而血出。


    (9)寒风索衣之难。佛于阿罗婆伽林中,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尝索三衣御寒。


    由上面佛陀九难仔细阅读应该看到,“定业”是不可转。


    然而再仔细看,“定业的性量”是否改变了?故此知定业不可转乃因果关系不可改变,然“果”之大小因为福德、智慧不同的缘故,在由因到果的过程中性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修行的意义正在此处。学佛修行尽管积累了很多功德,然“定业”依然不能“转”。换言之因果规律不可改变,但是如果这样狭隘理解,那么念佛修行就没有丝毫意义了?其实不然,尽管“定业”不可转,但是“业报”大小则因为修行而变现巨大差异。比如生病之定业不可转,就是说生病是必然的,然因为修行,病的程度和延续时间被降低缩短了,那就是“因果定业”的内涵和性量因为修行而转化了。


    这也就是密宗三密之作业之妙用体现。

    密教的体相用

    密教中“体大”指地、水、火、风、空、识六大。


    “相大”即法界万相,在密教中以曼荼罗来表示,有四种曼荼罗:大曼荼罗(即法界)、法曼荼罗(真言、种子字、经文)、三昧耶曼荼罗(本尊的三昧耶标帜形象,如剑、箭、铃、杵、轮、索、宝等)和羯磨曼荼罗(本尊的威仪事业等),简称为“四曼”。

    “用大”指身口意三密相应,佛与佛平等无二,佛与众生平等无二,佛与行者平等无二,此即“三密”。具体说,意密就是观想阿奢黎和本尊(佛菩萨形象),口密即念诵真言、经文,身密为结相应手印及肢解动作。但是必须有阿奢黎传授才能修。

    弘法大师偈云:

    六大无碍常瑜伽,四种曼荼各不离,
    三密加持疾显,重重帝网名即身。
    法然具足萨婆若,心教心王过刹尘。
    各具五智无际智,圆镜力故实觉智。”


    但“即身成佛”并非垂手可得。顿超三大阿僧祗劫,同样需要有无量劫积累资粮作为基础。《大日经》曰:“真言门修行诸菩萨,无量无数百千俱胝耶庾多劫,积集无量功德智慧,具修诸行,无量智慧、方便皆悉成就,天人世间之所归依,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释提桓因等,亲近敬礼。”(卷一)不仅如此,在修学密法之时,还要符合一系列的条件,如通达显教,打好大乘基础,而成就堪受密法之基,再选择明师,得灌顶,坚守三昧耶戒,精修生起、圆满两种次第,时时处处事事三密相应,“稳速得现证,现身定成佛!”否则,离开这些条件,“即身成佛”就成了痴人说梦。


    速获悉地


    梵文siddhi,意译作成就、妙成就。如梵汉并举则为成就悉地、悉地成就。也就是说修法时所求之愿,如意现前,所以名为成就。在密教中,指通过三密瑜伽观行,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而以出世间成就为究竟归趣。


    唐密以大乘佛法为基础,以文殊、普贤行愿统摄愿行,以种种善巧方便摄化引导众生,故而在修法上也包含成就世间悉地的法门,实为菩萨饶益有情的方便。菩萨行化众生,往往“先以欲勾牵,复令入佛智”,先解其倒悬析其烦恼,使身心暂安,而复以智慧开明,令舍离一切贪嗔痴颠倒妄想,进趋涅盘圣城,乃至心如虚空,舍离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同于佛境,复起大悲万行种种方便摄化饶益有情,圆满普贤愿海,身口意业同于金刚萨埵,于六尘中清净无染,成办广大佛事。


    凡悉地种类,诸经不同,《大日经》有二种:即世间悉地、出世悉地。又云有相悉地、无相悉地。《教王经》有四种:一、义利悉地。二、金刚悉地。三、持明悉地。四、一切如来最胜悉地。《苏悉地经》有上中下九品悉地、三部悉地等。《苏婆呼经》亦说上中下三品。《大日经义释》云,凡作成就,先当具诸支分,作前方便。供养承事、次第仪轨,与持明藏所说大同小异。


    唐密成就悉地之法其数虽多,约而言之,不过四种,即息灾(悲法)、增益(舍法)、敬爱(喜法)、调伏(慈法)。这四种修法通金刚界五部(如来部、金刚部、宝部、莲花部、羯磨部)和胎藏界三部(如来部、莲花部、金刚部)。息灾,指“除灾生德”;增益,指“增进福智,圆满万行”;降伏,指“损减怨敌,克服强暴”;敬爱,指“得人尊仰,使众和合”。在这四种成就法以外,另加钩召(喜法)(指“召摄欲得之人”),名“五种法”。另外,还有延命法,为增益法的分支。四种成就法的差别在于菩提心相(慈悲喜舍)差别和护摩的作法不同。



    适合所有有情

    诸佛菩萨不舍有情。唐密有金刚界、胎藏界两部普门大法和诸多部门法,是适合所有有情的无上法门,具信佛子均可修习。


    水分子结晶受到积极情绪、意念、图形、文字的影响会有美丽、规则的结晶,相反受到消极情绪、意念、图形、文字的影响则不能结晶或者结晶很杂乱。看似很简单的实验,其实包含着深刻的意义。


    推而论之,对学佛的修行者而言,心态就至关重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我们身体的组织结构、机能就趋于和谐、平衡、稳定;如果心态消极病态,身体的组织结构、机能便趋于杂乱、失衡、不稳定。一个宽和、大度的人,必然精神面貌具有鼓舞力;而狭隘、鄙吝的人,精神面貌则猥亵令人生厌。心态宽舒的人,面相亦和善;心态狭窄的人,面相大多丑陋甚至“可憎”。


    学佛修行不是用尺子去衡量别人,而是用规矩约束自己。


    修行者愈是有道德,面相愈会趋于慈悲和善,即所谓“相由心生”。


    灵魂丑陋者,面相圆满者罕见;尖酸刻薄者,面相欠缺福德;无知少慧者,面相多带愚痴;瞋恨鄙吝者,面相多有凶纹;虚伪奸诈者,面相笑中带刀;大智大勇者,面相总呈中庸;奴颜婢膝者,面相总带谄笑;贡高我慢者,总显目空一切;好高骛远者,行为总带轻浮;愤世嫉俗者,面相则现蹉跎;见利忘义者,面相总贪婪;出尔反尔者,面相总显狐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貌虽说来自父母的遗传,然而灵魂在六道轮回中的习气总会表现在面孔上。


    曾经轮回于畜生道者,面相总有愚形;流落饿鬼道者,面相总带贪婪;流落地狱道者,面相总带忧苦;流落修罗道者,面相总带斗杀之气;流落天人者,面形总显“悦目”;于人道中修行者,面相多呈祥和。


    修行就是将我们六道轮回的“愚形”全部转化为“智态”。智态的表征就是祥和、大度、从容、睿智的福德之相。


    密法要求,出生时间、外表相貌相符自然最为当机,这在一行禅师的《一掌经》中有明确要求。如果严格按照祖制择器显然堪受密法者如凤毛麟角,须知如法修行相貌、身心都会有很大改变,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相貌、心性的转变意味者有情本身五行结构的合理改变,祖制便不复成为约束。


    而对更多有情来说,至少可以接受唐密的结缘灌顶和持明灌顶。结缘灌顶,以结缘为目的,不论男女老少根机差别,只要对密法有崇敬心都可以参加;持明灌顶是对那些想修持密法并有一定大乘基础的信众,予以一本尊一种真言或者一本尊供养修法次第的传授。对佛子来说,能够在持明灌顶后修持一印一明,精勤不断必然有殊胜行果显现。遵循佛教教理的指导如法修持,身心会发生积极的转化。如果修持得法,智慧慈悲不断增长,甚至产生质的飞越,也可以接受进一步的传法灌顶。


    故盛密密法普摄群机,不仅适合根器淳厚的佛子,也适合大众循序修行。


    这也是唐密一直坚持修密法必须学好显教经论的道理所在。


    此外,平时持诵各种真言陀罗尼虽然也很殊胜,但与依照唐密经轨修持相比,仍有云泥之别,因密法三昧耶戒,在此不便详述。




    密法的修学要求

    学法须知


    学密须知一:

    学密更须熟读相应经典。


    佛法是济度有情出离生死苦海的智慧体系,既然一切有情皆具佛性,那么通过闻思修获得如来智慧理所当然,对佛子而言,广读佛经正是修行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无论什么法门的修行都必须熟读相应经典。不断深入经律论三藏,汲取如来智慧,依法修行,才能逐渐达到戒定慧。显教经典没有祖制的阅读限制,而密教经典的受持阅读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可不知。读经时需加以注意的要点归纳如下:

    1、反复阅读;

    2、查阅字典、词典,了解名词名相含义;

    3、“身入其境”阅读,就是置身经文中,观己身与会其中;

    4、大声颂读,要字字清晰,试试看每个字在身体是否有着力点的不同?

    5、无相念诵,离缘念诵,或者说净心念诵;

    6、参阅论藏;

    7、如说奉行。


    学佛首先必须皈依。皈依是学佛第一步,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步。皈依三宝,方为三宝弟子。皈依佛,是为了使我们体解如来无上真如智慧,从而发起济度一切有情的大菩提心;皈依法,使我们深入如来智慧海中,不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世间、出世间的活动;皈依僧,能令我们在学修中不迷失方向。


    皈依的实质就是归敬佛法僧三宝,而不是局限于某一具体僧人。皈依为返邪归正,故能由浊乱转为清净,皈依三宝就好比将我们的心性置于一个清凉澄净的精神能量信息场中,不断接收三宝的加持信息。如果不皈依而私自学习,犹如将铝放在磁场中,获得磁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佛陀在世时,都是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心性而随机说法,所以效验显着。不皈依就私自学习,不一定适合自己,也难与三宝相应。将铜放进磁场是否能够获得磁性?或许可以,但是会非常微弱。


    皈依三宝后,应当广读经典以便不断开发含藏于我们八识田中的如来智慧。佛经不象小说散文,读起来很不容易理解,这是由于佛菩萨的智慧与众生习惯性的认识之间存在着差距。很多佛子转而翻阅以往大德的论述,这也是很好的方法。不过也存在着问题,佛法是对机宣说的智慧真理体系,有情根器不同因而对佛法的理解必然存在差异,大德的理解未必如佛陀圆满,或许应该注意这一点。所以末学一直提倡学佛必须坚持读经而不是以大德的文章取代佛经。


    如果没有皈依就随意阅读佛经,好比没有学医而自己为自己看病。所以佛子必须依止正信的法师。至于正信的标准,应该以如来的教导虔诚判别。生人中难,闻佛法难,切切珍惜慧命。首先完善我们自己的人格,其次渐渐完善我们本具的佛格。须知自性清净,一切清净;自性非净,一切烦恼!


    其次,日日忏悔。


    皈依之后,先行忏悔,忏悔每日罪孽,由现在开始,逐天回溯忏悔每日所犯十恶,直到出生,悔泪涟涟,悲心生起。继续忏悔能越今生至于前生,逐渐能明宿命。更在具德法师指导下勤读经典,落实六度万行。忏悔是日日功课,也是自性清净的具体途径。忏悔之后永不再犯。


    忏悔是净化心灵,使我们的认识顿明的强有力武器,如果不忏悔自己的罪业,无论如何努力读修,也是雨落荒田!忏悔更使我们远离过失,从而正确应对生活中一切逆缘。至于如何忏悔有许多方法,拜忏在诸多佛经中有宣讲,大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身三业罪障。拜忏的形式有两种,一者独自拜忏,二者集体拜忏。


    独自拜忏就是我们在早晚课中所例行仪轨,礼佛、忏悔。在唐密如《胎藏界九方便》之前二:

    作礼方便:归命十方等正觉,三世一切具三身;归命一切大乘法,归命不退菩提众;归命诸明秘密尊,三业清净恭敬礼!

    出罪(忏悔)方便:我由无明所积集,身口意业造众罪,贪欲恚痴覆心故,於佛正法贤圣僧,父母二师善知识,及以无量众生所,无始生死流转中,具造极重无量罪,亲对十方现在佛,悉皆忏悔不复作。


    集体拜忏最早应该缘于梁武帝之《梁皇宝忏》。系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撰,以郗氏生前嫉妒嗔恚,死后堕入恶趣而为畜生身之蟒蛇,苦不堪言。梁武帝遂延揽高僧,搜索佛经,录其名号,共成十卷,为其忏礼。郗氏蒙此功德得度,生忉利天。自古迄今,虔礼此忏,所为所祈者,皆有阴骘感应,为我国流传最久之忏法。

    在僧团有《布萨》法,实质就是发露忏悔,连续三天,每天颂三千佛名,一颂一礼,五体投地三千次。


    另外还有《三昧水忏》、《大悲忏》、《净土忏》、《地藏忏》等。


    忏悔是一生的修行!


    佛法三藏条条是出离生死的舟楫,显密差别也是应机而说。一个法门对机与否,取决于刚接触的瞬间灵魂是否“震颤”。以末学自己为例,初次阅读持松法师的《密教通关》时,就有心灵震颤和身毛竖立的感觉,于是千方百计寻找合适的密法上师,才有幸拜谒了超晔居士,她是持松祖师优秀的俗家弟子,虽然超晔善知识不具备阿奢黎资格,然作为启蒙师足矣。蒙她老人家慈悲在上海静安寺唐密坛场得持松祖师假手灌顶。此后,在恩师细心指导教诲下才开始阅读密藏经典并进入实修,真正全面修持还是入高野山之后。


    再如有情曾经有这样的问题“我第一次听大悲咒时心生忏悔,泪如雨下。不知是为何?此后再听却只觉内心平静,而后再听时却心烦意思乱,不愿意再听下去?请问却是何故?有一次去寺庙里诵《地藏经》,诵的过程中,腰痛如针刺,想呕吐,完全无法忍受,我当即痛哭,难受之极。又是何原因?”


    听《大悲咒》泪如雨下,乃是大悲咒蕴涵的精神信息能量正好激发出了我们流落六道的痛苦悲惨经历,触及了忏悔、灭罪、生善的菩提心体,所以有“同体大悲”之谐振,外在表现便是忏悔之泪。再听内心平静乃是激发了菩提心体的寂静性,所以感觉宁静安适。后来听“心烦意乱”,乃是激发起了我们曾经修行的“经历”,而修行过程曾经充满痛苦,所以“感受到了”烦躁不安。正是由于修行不精进所以此生还得人身,需要继续努力。《大悲咒》虽然是诸多菩萨名号,但实质在末学体悟乃是彻通宿命的精神信息能量流。《地藏经》主要功德是灭罪生善,其精神信息能量的特征便是关乎化解冤孽、消除疾病、延年益寿等,所以在诵经过程中“腰痛如针刺,想呕吐,完全无法忍受,我当即痛哭,难受之极。”正是除灭罪障、清净三业的物质化表现。


    佛法是真理智慧,可以完全涵括现代科学。佛法中的文字、语言都是契合宇宙精神体——诸佛法体,换言之法界的精神信息能量流,在行者则关乎经络、气血运行。所以例中现象便是精神信息能量的物质化表现,也是对机法门之征兆。


    其三,学密须依止具德上师。

    佛子如果欲修学密法首先必须依止正信道德兼备的阿奢黎。《大藏秘要》云“依教中说,一切真言手印,须从师授。若未入灌顶轮坛,辄结手印作法,得盗法罪,所作不成。”显然,阅读密教经典必须先从阿奢黎处获得许可,然后经过入坛灌顶,方才可以实际修持。密教经典多涉及陀罗尼和手印,如果不是阿奢黎亲传,读诵和结印错误难免;其次密法的修持更注重加持力即“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普供养而住”,故师资相承的血脉延续极为关键。许多佛子以为诵持大轮金刚真言后便可动辙私自修习密法,日久不见法验,于是心生邪见,甚至怀疑诽谤密法,罪更加重。大轮金刚真言不从师受不可能如仪如轨。


    至于具德阿奢黎,《大日经》具缘品云“时薄伽梵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言。谛听金刚手,漫荼罗位初阿阇梨。应发菩提心,妙慧慈悲兼综众艺,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通达三乘,善解真言实义。知众生心,信诸佛菩萨得传教灌顶等,妙解漫荼罗画。其性调柔离于我执,于真言行善得决定,究习瑜伽,住勇健菩提心。秘密主如是法则阿阇梨。诸佛菩萨之所称赞。”


    正因为密法修持师资相承的严格性,持松祖师才有“一卷真言却付谁?”的感概,这也是密法传授择器的难处。若果有根机俱佳的有情,《大日经》复云“复次秘密主,彼阿阇梨,若见众生堪为法器远离诸垢,有大信解勤勇深信,常念利他。若弟子具如是相貌者,阿阇梨应自往劝发如是告言:


    佛子此大乘真言行道法

    我今正开演为彼大乘器

    过去等正觉及与未来世

    现在诸世尊住饶益众生

    如是诸贤者解真言妙法

    勤勇获种智坐无相菩提

    真言势无比能摧彼大力

    极忿怒魔军释师子救世

    是故汝佛子应以如是慧

    方便作成就当获萨婆若

    行者悲念心发起令增广

    修行就应遵如来教敕,守护慧命。


    《苏悉地羯罗经》持戒品第七云:“复次广说制持真言法则。若依此戒。不久当获成就。若有智者持诸真言。先断于瞋。乃至邪神不应生忿。复于余类持真言者。亦不怀瞋。于诸真言。不应擅意。乃至功德及诸法则而分别之。应于诸真言及以法则。深生敬重。于诸恶人。善须将护。何以故。能障大事及坏彼故。于阿阇梨所。纵见愆过。三业犹不生于憍慢之心。口不谈说种种是非。心意终不分别愆过之想。纵有愆过。尚不谈说。况依法耶。纵他怀恶。终不加报。又复不得以自所持真言缚他明王。及生损害。并苦治罚。亦复不应作降怨法。未曾经于阿阇梨处而受真言者。不应与彼受持。又于三宝处不生恭敬者。及是外道。虽于阿阇梨所受得真言。后退本心。亦不可与。乃至手印及以真言。并功能法及普行法。并不应与。未曾经入曼荼罗者。亦不授与。”


    密教诸多经典皆明确告言辙修辙持,不仅不得成就,且自损损他。


    学密须知二:学密须信解行具足。


    在《大日经》住心品中,关于众生心态有百六十种,百六十心尽括众生日常心态,然如此诸类心态皆非菩提心而是众生“小心”。百六十心无不间杂无明烦恼欲念,浸染贪嗔痴三毒,换言之属于小人心态——众生六道无尽流转的心态而非“大器量”心。


    龙猛菩萨于《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中云菩提心为“一者行愿,二者胜义,三者三摩地”。行愿包括愿心和大行,密法行者有五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菩提无边誓愿证”;大行则是勤修戒定慧,慈悲喜舍六度万行,如普贤菩萨的大菩萨行。胜义指力求深解诸佛甚深不可思议智慧,深入三藏明心增慧不断汲取法乳。三摩地则是三密相应,如如不动,心住寂静,禅定无我,我即法界,法界即我而体悟通体光明的状态。于三摩地中有无量百千三昧耶陀罗尼门,不假言语,非借图象,妙不思议。


    一、学密首先必须发菩提心。


    现代人对菩提心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简单概括地说菩提心就是发“大器量心”。容器盛物多少取决于容器的容量,器大量大,量小涵微。大器量,首先必须具备大智慧,聪敏未必有智慧,知识丰富也不代表有智慧。智慧属于理性思辨,是对现象之本质的正确评价和判断。大千世界万象纷纭,如果不能穿透表象而领悟本质,就不能说具有大智慧。释迦如来住世方便随缘说法,一切行思语皆深契大千至极真理,此是如来不可思议智慧。然而众生以自己心态揣度世间人心事务,必然不能获得大智慧。


    大器量还必需具备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之心。然四无量心并不是止于言辞,必须落实到生活的时时事事处处。无慈何以救济有情?无悲何以生起怜悯?无喜何能与众生乐?无舍何能心身清净?就实际修行而言,慈为自他增添寿命,悲能医治自他苦难,喜能使自他安身立命,舍可平息自他贪欲。如此不断修行,最后方知无我无人,人我一体,大千一同。菩萨以大慈悲心入世,见众生疾苦如同身受,故予药予乐予财,甚至予生命。为什么菩萨能这样呢?因为一切有情都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姐妹。然而众生重视贪着眼前的世间享受,宁可一掷千金图一时快乐,也不肯舍一金于长久法安;宁可吝他日一丈之益,也不愿放弃今日寸利之争。如此自私自利,甚至为了达成私欲不择手段,又如何能利益有情呢?


    二、学密必须建立牢不可破的信心。


    释迦如来住世宣讲显教三乘真理,法身大日如来宣讲佛乘无上秘密修行、进趣菩提法门,然而显密成佛之理根本无别,无非因众生根器而随宜方便,所缘修行途径不同而成佛有迟速之异。


    佛法是至极真理体系,真理不同于知识,知识对于有情而言很容易接受,然而理解体悟真理往往有个艰难的过程。佛法真理蕴涵于生活的事事物物,而我们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加上无明覆蔽心性不能明了,所以要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够逐渐深入佛法智慧大海。


    信心不是迷信,大多数信众由于希望得到佛菩萨的保佑才去烧香念经,很少明白烧香念经的真正意义,所以有些对佛法一窍不通的外道就认为信佛就是偶像崇拜。

    其实,烧香是培养我们对真理的尊重恭敬之心和坚定追求真理的信念。烧香用来表达我们的诚敬,诚敬的对象固然是佛菩萨,然而同时也是我们自身所蕴涵的佛性菩提种子。


    读经使我们放下杂念,心海趋于澄净,平心静气,以诸佛菩萨智慧慈悲的法语洗涤心灵,如同养气修心的佛家静虑开慧之法。


    净手焚香,氤氲的香气有如祥云冉冉;顶礼展读,诸佛菩萨如对目前。法语清梵,宛然在耳。清澈澄明的智慧甘露,涓涓润于心田。大千世界在眼前缓缓舒展,视野为之开阔,平日不可开交的纷纭争竞,心头执着不下的人、事、物逐渐减淡而缩小为沧海一粟。因缘业果有如演戏一般,没有开场,也没有谢幕,循环往复:痛苦哀伤和刀光剑影不断上演,地狱的阴惨、饿鬼的凄惶来回飘荡,有人生快意踌躇满志的瞬间,有奢华的挥霍享受,也有潦倒的困蹇,过去、现在、未来时而延展到无限,时而又重叠为一点。


    静心读经,使我们领纳深沉的智慧,天地廓然开朗,思虑由粗重转为精微,心态由烦闷化为安和,气息也在悄然变化,我们的精神场不断扩容增大。


    学佛信心极为关键,如果没有足够信心,心不能与佛法相应,修行势必不见效果,甚至日久生起懈怠反而会诽谤佛法。信心是对佛法僧三宝的虔诚信解。佛法博大精深,犹如甘露雨霖,滋养有情慧命。僧宝象征着清净佛法住持世间,福田衣是怖魔安心的如来甲胄,福田衣代表着佛法的智慧功德,僧宝是引领有情出离苦海的明灯,对佛法无真信者披之,众生出离堪忧。正如宣化上人偈语“懵懂传懵懂一传二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


    佛子应深入经藏,正信佛法,皈敬慈悲有德之师,更要用心鉴别附佛外道。学佛心切,盲从盲信,是对自己的今生、来世不负责任的表现。虽然一切有情皆可成佛,然而如果不知佛陀经藏法教的珍贵,以已意作佛意,必然会因此走更多曲折的道路,甚至多劫轮转不息。密法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所以密法的修学,信心更为重要。如果怀疑密典不深敬阿奢黎,修之必然无验。如果信心不足,如来力和法界力的加持就无从体悟感受,成佛就是空谈。


    三、修密必须在阿奢黎的指导下进行。


    显教经典的阅读没有限制,佛子请回就可以读诵,而密教经典必须经过阿奢黎许可才能翻阅。唐密在中国绝传近一千二百年,密法传授的传统祖制也随之隐没,今天的佛子凭借网络可以很容易接触到密法经典,随意阅读私自修习者为数不少。


    而实际上在密法中,无论擅自公开密法的人,还是未经阿奢黎灌顶许可私自受学者,都违反了密法的根本戒律——三昧耶戒,这是比五逆重罪还要严重的罪业,所以一定要清楚。


    不仅如此,网络中传播的许多内容,如真言手印等等,错误难免,为了保护自身慧命,必须谨慎。密法中任何真言手印的修持都必须得到阿奢黎的许可,师资相传是密法中加持力延续的重要环节。


    四、修行不同于学术研究。


    广读大乘经典是为了明白佛法的甚深道理,一部经典中没有明白的地方,在另一部经典中可能会有明晰的阐释。


    引经据典写读经体会,看起来也没有错,然而更重要的是理解体悟佛法,深信实行。


    有些人学佛不久,就模拟大禅师作派,几句禅话挂在口边,听起来高深莫测,其实自已也在云里雾里。


    佛经揭示的是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的存在不是暂时的而是永恒的。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知道时空只是相对的概念;而在佛法中,佛陀法身是永恒、周遍存在的。龙猛菩萨开启南天铁塔,取出《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将密法流传到人间,南天铁塔其实只是密法宝藏的一个象征性的存在。有些学者一定要在地球上找到南天铁塔的确切坐标,不是很可笑吗?南天铁塔本在自心法界之中。佛法是全息哲学科学体系,是物质与精神内涵完美结合的体系,佛法修行中“心”的作用,或者说精神的作用,很难用纯物理的研究手段来一一证明。三力加持如何用物理仪器加以实证?密法讲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能够用物理方法观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在密法修行中,行者的“心”行非常重要,所以修学密法,必须真信实行。


    五、持之以恒。


    显教中说成佛必须经历三大阿僧只劫久远的时间,说明转三毒烦恼为戒定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密法虽然殊胜,通过如来加持力、法界力和自身功德力,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就,然而要修行有成也必须持之以恒。


    比如唐密中基本的修行姿式——跪坐,这是唐宋以前中国僧人修行的基本坐姿,然而历史变迁,人们的生活习惯更新,今天国内几乎已经看不到了。刚开始跪坐确实很痛苦,然而必须坚持,每日练习不辍,渐渐才能适应。


    很多人读经感觉枯燥,再加上一些相关文章艰深难懂,有些人就产生了懈怠心甚至退失了学佛的信心。然而,学佛一旦发起菩提心,即使舍弃生命也不应舍弃正法,越是艰苦越应该坚持。古人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日久才能功深。密法修行可以用法验来判断修行的精进程度,不得法验的因素有多种,必须日日忏悔,才能消除障碍,如此精进不懈必得法验。



    三昧耶戒(菩提心戒)


    密法修行在接受其他大小乘戒律的基础上,还有一无上戒律。即三昧耶戒(菩提心戒)。在密法修行加行完毕准备接受灌顶之前,必须受三昧耶戒,否则入坛灌顶绝无可能。


    三昧耶samaya梵文本意有二(1)时间,这里的时间并不是指现在过去未来,而是如来说法的瞬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亦过去亦现在亦未来);(2)佛与众生本来平等无二。在密法中则有四意①平等,②本誓,③除障,④警觉。一旦发心,修行者坚信,自性与佛、众生平等无二,无论修行遭遇何等障难,誓愿不舍正法。因为三昧耶戒,所以警觉定中诸佛菩萨,得到加持从而除却障难,修行顺遂,悉地易成。这里平等意为菩提心平等。誓愿,即发起救度有情的大慈悲喜舍心,诸佛世尊,乘此誓愿无住而住,济度有情出离生死苦海至于无余涅盘。警觉,指行者以三密方便,警觉定中本尊,影向加持,本尊出定不违本誓加持行者速成悉地。除障,指降服一切烦恼,转无明烦恼为无上菩提。


    三昧耶戒是密法修行者的根本戒律,违反此戒律所修犹如沙中起塔,石山播种,终不能有成。


    三昧耶戒体现在唐密的五弘誓愿中,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福德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菩提无上誓愿证。”在修学中具体体现在“尊师如佛”。


    三昧耶戒要求密法行者不与法性相违,与佛心相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


    如果修行者于法、于众生生持不平等见解,就限制了平等誓愿,会被世间名利驱使,势必不能成就。违反三昧耶戒害己害人,“菩萨如护命,誓不犯此罪”。《大日经•密印品》云“若异于此者,同谤佛菩萨;违越三昧耶,决定堕恶趣。”《摄真实经》更云“越三昧耶重于五逆罪,堕落无间地狱,永无出离期”。


    对于密法修行者而言,事师如佛是平等饶益众生的第一步。如果修行者面对法恩深重的阿奢黎,都无法以纯净无私的心态,尊重恭敬、供养承事,以柔和谦下的心敬顺师意、令师欢喜,那么当他面对其他人的时候,就更不可能按照菩萨戒的要求,无我地利益众生。


    密法师资相传,一切法门都由师传出,因此三昧耶戒的核心落实到师徒关系就是尊师如佛,如果不敬顺阿奢黎,反加谤毁,即为越三昧耶。


    越三昧耶又名越法罪,指轻视三昧耶境界或者违越三昧耶戒。在密法修行者而言,越三昧耶是第一重罪。三昧耶有自誓的含义,所以越三昧耶就是违反自己的誓愿。

    轻视或者违越三昧耶的情形如:对未灌顶者讲说入坛灌顶事宜,对没有资格(缺乏慧根无大度量)者擅自予以灌顶,未经阿奢黎许可辄修密法、阅读密教典籍或持真言,没有经过悉昙传授而私学悉昙等等,如此之类皆违反密法祖制,无论如何修也不可能成就。


    所以在《大藏经》密教部经典前总书有未经上师许可欲读密典须诵大轮金刚陀罗尼二十一遍,旨在提醒佛子慎莫越三昧耶。


    菩提心戒不悖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


    摄律仪戒,指由不可说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之尘沙万境始,从初发心到断杀生等,三贤十圣伏断二障,至于佛果,舍生死法,以至于断尽当断余法之弘誓。


    摄善法戒,指从初发心,随分受学,行三贤十圣胜行,至于佛果,一切必修之法悉皆修证之弘誓。


    饶益有情戒,指从初发心,随分教化,尽未来际,引导济度一切有情,至于佛果,于不可说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各各现百俱胝化身,一一身救度无量众生,及至以佛身或现杂类身(世天荼吉尼等)教化不堪教化众生之弘誓。


    如果是出家比丘,必须在受具足戒后,再受密法三昧耶戒才可以正式修学密法。授戒仪式与三大戒相似。受菩提心戒的功德是“远离我法二相,显明本觉,真如平等镜智现前,得善巧智,具足圆满普贤之心。”然还未行普贤之行,故仅仅是发心和誓愿阶段。


    接受三昧耶戒方得入曼陀罗,故《大日经疏》卷三云“复次声闻经中,以毘尼为秘藏,要择人简众方乃授之,若未发律仪不合听闻修习。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未入漫荼罗者不合读诵受持,还同盗听布萨反招重罪。所以然者,如世人慈育稚子,虽复情无所悋,而不授与干将莫耶,以不知运用方便故,必伤其体。今此法门亦复如是,即心成佛旨趣难知,恐未来众生轻慢法故,不能咨访善知识,未蒙三密加持,而自师心执文,辄自修学。久用功力无所能成,反谤此经谓非佛说。又此经文,有浅略深秘二释。就深秘释中复有浅深,辄尔披翫者,以不解密号故,谓是因缘事相,心生慢易自言,我行真道何用呪术事耶。以如是等因缘,感匮法业,于无量劫堕恶趣中,所以修学真言者,要令先入漫茶罗也。”



    密法行人,应当具足七法


    一、持戒。密法戒律以大小乘戒律为基础,以三昧耶戒为最上。三昧耶戒是行者对于三宝的信心和誓愿,核心是尊师如佛,尽形寿不可违犯。


    二、忍辱。对一切善恶因缘皆作感恩想,如此无论外境顺逆,心境始终平和,必当成就忍辱波罗蜜。


    三、离口过。粗言秽语、两舌、妄语、绮语等都是小人心行,密法行人当努力克服。不言人非,但忏已过。一切有情最终皆可成佛,既然学习密法,就应当恭敬一切众生,令一切有情安乐,岂能以恶语伤人。


    四、于佛法中生决定信。学佛以信为先,佛法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是宇宙全息哲学科学体系,在我们还没有具备真如智慧的时候,坚定的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稳固的信心,才能如法精进修行不懈,成就菩提妙果。


    五、发无上菩提心。密法经典对行者要求极为严格,如果没有大度量、大智慧根基、不能发起利益一切有情的大菩提心,则不适宜修密法。有分别心、门派观、偏执己见重者皆不适宜。佛子欲修学密法,必须熟悉诸佛菩萨广大行愿,并自誓为利益一切有情故而发大菩提心、真正培养自己的大慈悲心。


    六、常持诵真言法印,心生惭愧。真言手印是诸佛菩萨之三昧耶标帜,如《理趣经》云“所谓持一切如来身印即为一切如来身。持一切如来语印即得一切如来法。持一切如来心印即证一切如来三摩地。持一切如来金刚印即成就一切如来身口意业最胜悉地。金刚手。若有闻此理趣。受持读诵作意思惟。得一切自在。一切智智。一切事业。一切成就。得一切身口意金刚性一切悉地。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我等诸漏缠缚之身,能持如来、菩萨印明,是何等殊胜的因缘,故当日日礼忏,分秒精进。


    七、于四威仪身心无倦。


    附《四威仪简略作法》:

    取阏伽水作法:

    先中礼三度(站立合掌身体微微下就三次)。

    次护身法

    次嚂鍐加持各二十一遍。

    次发愿,金刚合掌:

    至心发愿,灌顶水神,护持弟子,诸愿圆满。

    次法施:

    《心经》一遍

    水神真言二十一遍。

    曩莫三满多没驮喃鍐卢那耶娑嚩诃

    次取净水,用细网过滤虫子等。

    次中礼三度。

    去阏伽井途中诵不动慈救真言三遍,返途诵降三世真言三遍。

    撞钟作法

    先鸣钟偈:

    洪钟晨响觉群生,声遍十方无量土,含识群生普闻知,拔除众生长夜苦。

    次闻晨钟偈:

    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冥悉皆闻,三途离苦罢刀轮,一切众生成正觉。

    起床作法

    先金刚合掌,诵真言:

    唵嚩日罗底戌驮吽七遍

    次诵偈:

    诸法如影象,清净无暇秽,无取不可说,因业之所生,如是此了法,离自性无依,利无量众生,是如来意生。

    次收卧具偈: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知觉,周顾十方。

    着衣作法

    先着衣偈:

    当愿众生,解脱幢相,普皆平等,广度众生。

    次被袈裟偈:

    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洗手面作法

    先洗手偈: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静手,受持佛法。

    次嗽口明并偈:

    唵嚩日罗萨驮娑娑嚩诃

    以水嗽口,当愿众生,得清静口,诵持佛法。

    次洗面明并偈:

    唵嚩日罗诃萨吽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上堂作法

    先撞钟一通三下(长重一下,次轻短三下),偈曰:

    愿诸贤圣,同入道场,愿诸恶趣,共时离苦。

    次入堂偈(弹指三度诵吽):

    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座,安住不动。

    浴室作法

    先办阿汤鍐汤供养。

    次护身,中礼三度,金刚合掌。

    次偈文:

    一心奉请十方贤圣诸大阿罗汉,同入浴室受我供养。(三遍三礼)

    次沐浴偈:

    沐浴身体,当愿众生,内外清净,心身无垢。

    厕所作法

    先弹指三度入厕。

    明曰:

    唵库噜怛曩吽吽惹五处加持。

    便时偈: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除去烦恼,灭尽罪法。

    水沐浴作法

    明曰:

    曩莫三满多没驮喃鍐卢那耶娑嚩诃

    偈:

    沐浴身体,当愿众生,内外清净,身心无垢。

    睡眠作法

    先重二足右胁而卧。虽然横卧,为速睡眠故,观想光明旋饶。

    次入睡明:

    唵嚩日罗施尼吽

    次偈:

    以时寐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


    唐密教相


    阿奢黎

    阿奢黎,为梵语音译,也作阿舍梨、阿阇梨等,意为师范、规范师,也译为正行等。指以规范矫正弟子之行的导师。

    在小乘四分律中有五种阿奢黎名目:出家阿奢黎、受戒阿奢黎、教授阿奢黎、受经阿奢黎和依止阿奢黎。

    大乘圆顿教中称呼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奢黎,弥勒菩萨为教授阿奢黎。

    在密教中大日如来及诸菩萨等都称为阿奢黎,通解三密的传法师也称为阿奢黎或者大阿奢黎。


    阿奢黎应具备如下功德:

    (1)深发菩提心,(2)有妙慧具慈悲,(3)兼综众艺,(4)善修般若波罗蜜,(5)通达三乘,(6)善解真言实义,(7)知众生心,(8)信诸佛菩萨,(9)已得传法灌顶妙解曼陀罗,(10)其性调柔离于我执,(11)善行真言行,(12)究习瑜伽,(13)住勇健菩提心。


    按唐密真言宗的规定,完成四加行,并取得许可才可以入坛受传法阿奢黎位灌顶,之后才能成为阿奢黎;


    如果要获得传灯阿奢黎位,则必须再完全接受“一流传授”,即接受密法某一流派的全部修法仪轨,合格后即是传灯阿奢黎。


    获得传法阿奢黎是有一定的次第的,具体说,在高野山获得传法阿奢黎位的次第是:

    1、剃度,获得度牒;

    2、受三坛大戒;

    3、受法许可,有折纸和许可凭证;

    4、受三昧耶戒,有齿木、金刚线等凭证;

    5、修满整整100天四加行正行,依次为《十八道加行正行》、《金刚界加行正行》、《胎藏界加行正行》、《护摩法加行正行》,每行前有折纸传授和凭证;

    6、入两坛灌顶,完毕后,大阿奢黎授予印信和传承凭证,学法者即获得传法阿奢黎位;

    7、如欲得传灯阿奢黎位,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接受一流全部修法仪规传授,然后才能获得传灯阿奢黎位,并有印信为凭证。


    五明

    五明即所谓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五明是阿奢黎必须具备的。


    声明指研究语言文字,句法、文义、发音等如何构成和梵呗诵唱的学问。尤其密法梵呗不通即失其明。唐密中的声明自大日如来以下各代祖师都擅长。声明起时真可谓肃穆庄严惊心动魄。日本现在流传的声明据余师慈圆阿奢黎讲,传自唐朝终南山。


    工巧明依照《瑜伽师地论》指农、商、事王、书、标、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雕塑和绘画)、生成(豢养六畜等)、防那(纺织、编织、缝纫)、和合(调解争讼)、成熟(饮食业)、音乐等十二种。


    医方明相当于现代的医药科学和医疗技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其弟子耆婆(王舍城名医)对医药就有所贡献。随着佛经的传译,天竺医术也传入中国,佛经中的“地水火风”和“四百四病”之说,早为中国古代医学界所采用。义净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除病品》中曾讲到风、热、痰荫、总集等病和针刺、伤破等八种治疗方术。

    因明原来指古印度逻辑学。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学者弥勒、无著在《瑜伽师地论》中用“论体”等七事来作解释,重在辩论术方面的研究。到了陈那作《集量论》,把它发展到以“量论”(带有认识论的意义)为主要内容的探讨。北魏延兴二年(西元472)吉迦夜译《方便心论》,梁大宝元年(西元550)真谛译《如实论》,因明之学开始传入中国。其后玄奘传习因明,译有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后窥基作《因明入正理论疏》6卷,成为汉地研习因明的主要典籍。从此因明在中国佛学界中得到广泛流传。通俗而言因明即善辨因缘、因果之逻辑关系。


    内明泛指佛陀的教法,包括佛藏菩萨藏和声闻藏教典。换言之智慧。


    阿奢黎必须具备五明,方可传法。五明兼通之师阙如,这是密法自会昌法难后没有恢复的原因之一。






    上一条:唐密渊流 (七)         下一条:《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