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唐密渊流 (三)

    时间:2017/6/30 浏览次数:5806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349



    神力难思的龙智菩萨


    龙智菩萨,梵文Nagarbodhi,又称普贤阿奢黎、龙菩提等,南印度人,为龙猛菩萨嫡传付法弟子,密教付法第四祖。依据空海大师《秘密漫荼罗教付法传》所述,龙智菩萨为龙猛菩萨的付法高足,位登圣地,神力难思,德被五天,名薰十方,是一位上天入地、无碍自在的传奇人物。


    他有时住在南天竺国,弘法利生;有时到师子国,劝化接引有缘。


    龙智菩萨年青时家中贫寒,一向受到龙树菩萨的接济救恤,后来跟从龙树菩萨出家,通达佛法三藏。龙树菩萨圆寂后,龙智住在吉祥山。住世时间长达数百年。

    龙智菩萨传密教数百年,亲授一印一明者,应当为数不少,然而皆秘密自修,所以不为时人所注意,寂寂无闻。龙智寿七百余岁时,始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大士出世,先后传承两部大法,受阿奢黎位。(待考证问题:三大士入唐后古印度能传授两部大法者还有何人?)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记载,金刚智三十一岁时,前往南天竺,承事供养龙智菩萨七年,受学《金刚顶瑜伽经》、毗卢遮那总持陀罗尼法门及众多大乘经典和五明论,又受五部灌顶诸佛密藏。书中记载当时龙智菩萨已有七百岁。《金刚智三藏塔铭序》中也记载了金刚智到南天竺师事龙智之事。

    《不空三藏表制集》和《付法传》记载,金刚智圆寂后,唐代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不空为请广本《金刚顶经》及广本《毗卢遮那经》等最上乘教,前往师子国,遇龙智菩萨,受其法教。当时龙智菩萨已数百岁高龄,看上去却只有30多岁。


    《玄奘三藏行状》说:“南天竺磔迦国庵罗林中,有一长命婆罗门,年七百余岁。观其面貌,可称三十许。明中、百论等(云云)。是龙猛菩萨弟子。法师就停,学中、百论等,及受诸经等。”从上述记载中,可以得知,玄奘大师西行印度求法,也曾遇龙智菩萨,并从龙智学习中论、百论和诸多经典。

    龙智菩萨传法三大士后,离开人间入阿修罗宫化度,至今尚未入灭。龙智菩萨得龙猛菩萨真传,显密赅通,不仅深得密教法髓,并且通达大乘中观之学,以无所住之心随缘度生,使法脉得以顺利延续,诚为超然物外,旷世难遇的一代祖师。



    什么是陀罗尼

    陀罗尼是如来福德智慧的凝聚,有总持、能持、能遮等含义,它具有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功能。能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摄持各种善法,遮除各种恶法。


    如果全息体解,陀罗尼就是精神宇宙信息能量流,掌握陀罗尼便能引致物质宇宙的相应变化。


    龙树在《大智度论》卷五——二十八还将陀罗尼分为四类:

    (1)闻持陀罗尼,能使耳闻之事不忘。

    (2)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恶。

    (3)入音声陀罗尼,能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不瞋。听到轻毁讥讽也不会生气。心中没有执着,对好话不生贪恋希求之心,对恶言恶语也不觉拂逆,平和自在,无所动摇。

    (4)入字门陀罗尼,它能通过听闻悉昙四十二字门(即梵语四十二个字母),体达诸法实相。

    弥勒的《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

    (1)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

    (2)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

    (3)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灾厄。

    (4)忍陀罗尼,能通达诸法实相而不失真谛。

    因此,凡是大乘菩萨众都必须掌握陀罗尼,这与早期佛教中禁止使用陀罗尼形成了鲜明对照。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初期的大乘经典,如《心经》、《法华经》等起初并无咒语,后来都加入了咒语。中期大乘经典中使用陀罗尼的情况更为普遍。《大集经》、《宝积经》、《金光明经》、《楞伽经》等显教要典中均有载录咒语的专章——陀罗尼品。其他典籍中叙及的陀罗尼就更多了。


    正纯密教的特点

    中期正纯密教是具有立体思想体系的密教,它从理上阐明宇宙的本然秩序和规律,又从智上阐释对于本然规律和秩序的体认。与先前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统称为显教)相比,存在诸多不同。


    就教主和传教方式而言,显教教主是释迦牟尼(应身佛),而密教教主是大日如来(法身佛);显教是释迦牟尼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说的,因而它是公开的、浅显的、随他意的。密教是大日如来自说内心证悟的真理,因而是秘密的、深奥的、随自意的;显教的教法,可以通过皈依后学习经典而获得,不一定要师资传授,也不必有特定的仪式。而密教的教法,则必须通过师资传授才能受学,从皈依到成为阿奢黎(导师)都要经历一系列的灌顶(用象征如来智慧的甘露水灌浇头顶)仪式:皈依佛门有结缘灌顶,欲学密法有学法灌顶(又称受明灌顶、弟子灌顶),受戒有受戒灌顶,受阿奢黎位有传法灌顶(又称付法灌顶、阿奢黎灌顶)。传法灌顶中,又分为印法灌顶(又称秘印灌顶、手印灌顶)、事业灌顶(又称作业灌顶、具支灌顶)、以心灌顶(又称心授灌顶、瑜祗灌顶)。其修法又有种种严格的方式。所有的灌顶和修法仪式,都必须在相应严格布置的坛场内进行。


    就教义和修法而言,显教中的小乘有四谛、十二因缘、十八界、三十七道品等义,大乘有六度、十地等义,而密教则从体、相、用三方面,建立了由六大(此为体大,指周遍一切法界的本体)、四曼陀罗(此为相大)、三密(此为用大)组成的“三大”学说,因此,密教并不偏重纸上谈兵的空论而是重视身心实践的大乘佛法。

    六大,又称六大缘起,指构成宇宙万有本体的六种基本元素,即地、水、火、风、空、识。前五者属于“色法”(物质),后一者属于“心法”(精神)。而六大中的每一大又互具其他五大,此为异类无碍;构成甲物的六大和构成乙物的六大也互具互遍,此为同类无碍。因此,构成众生的六大和构成佛菩萨诸尊的六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众生和佛的地位也是平等的。为此,密教主张“生(众生)佛平等”。


    四曼陀罗,又称四种曼陀罗。曼陀罗意为坛场、聚集,指修密法时在地上划定的某一区域或建立的供养佛菩萨用的土坛、木坛、金石坛城,也指依密教经典绘制供养用的佛菩萨集体图像。四曼陀罗指表现佛菩萨诸尊相状的四种图像,全息意义则表法界:大曼陀罗、三昧耶(意为本誓)曼陀罗、法曼陀罗、羯摩曼陀罗。


    大曼陀罗,又称尊形曼陀罗,指表现诸尊具足相好的身形图像;

    三昧耶曼陀罗,指表现诸尊所持刀剑、轮宝、金刚、莲花等物的图像,以及用手指结成印契的图像;

    法曼陀罗,又称种子曼陀罗,指表现诸尊自证法门的种子(象征法理意义的梵文字母)和真言(陀罗尼,即咒语)及经文;

    羯摩曼陀罗,指表现诸尊的威仪、事业的图像。


    三密,指身密、口密(又称语密)、意密。佛的三密体现在四种曼陀罗中,真如智慧也通过具象表达出来。大曼陀罗为佛的身密,三昧耶曼陀罗为佛的意密,法曼陀罗为佛的语密,羯摩曼陀罗则为“三密”的业用,它包括绘、捏、铸造佛像等事业。对于修习密教的人来说,身密,指的是手结本尊的印契;口密,指的是口诵本尊的真言;意密,指的是内心观想本尊,心住三摩地(即进入禅定的境界)。三密相应乃达到自身法界与无边虚空法界的兼容同步。


    密教认为,既然众生和佛菩萨法性相同、六大本体相同,通过三密加持,而能与诸佛菩萨之性德、法身相应,转贪嗔痴三毒烦恼为般若妙谛,就能即身成佛,以父母所生身,现生迅速成就佛果,无须像显教那样经历“三大阿僧祗劫”的久远时间。


    正纯密教由胎藏部和金刚顶部两大系统有机构成。胎藏部以《大日经》为根本经典,因修习胎藏界理法而得名,实质为揭示一切有情及物质宇宙、精神宇宙的本然规律;金刚顶部以《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因修习金刚界智法而得名,实质则是情识生命对于物质宇宙和精神宇宙规律的体认。


    胎藏界和金刚界,教理基础是以“六大”为法界体性的五轮(地水火风空)六大(前五大结合识)成身理论以及大日如来三昧耶身(进入禅定境界后的行相)即五相成身理论,此两大教门互摄无间不一不异而于教理上密切配合,其全息意义完全涵括道家和儒家的“天人合一”哲学观。


    胎藏界,又称理性平等门、他受法乐门、理门、因门。系讲“色“法为主,阐“空”法为辅,说明物质世界的本体与现象,它以莲花为标志,象征一切众生都平等地含有大日如来的理性清净法身种子,只要修持大悲万行,显现净菩提心,自利利他,就能成就佛身。为此,依据大日如来的“三德”——大定、大智、大悲,而立佛、金刚、莲花三部,并依据《大日经》而绘制修法时代表法身法界海会无尽加持的胎藏界曼陀罗,即具象化的物质、精神宇宙。


    金刚界,又称智慧差别门、自受法乐门、智门、果门。金刚界,阐明心法,说明精神世界的本体与现象,以金刚杵、金刚剑、金刚铃等三昧耶法器为标志,象征法身大日如来内证之智德坚固无比,不为一切烦恼所动摇。“即身成佛”,即将有漏的“九识”转变为大日如来的“五智”,即转第九识阿摩罗识为法界体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以除障成身,自受法乐。为此,金刚界据“五智”而立佛部、金刚部、宝部、莲花部、羯摩部五部,并依据《金刚顶经》绘制象征行果的金刚界曼陀罗,即具象化的物质、精神宇宙认知过程。


    由于两部大法都以行者身口意与诸佛菩萨本尊三密相应为实修事相,所以即身成佛也有三层含义——身成佛、语成佛和观想成佛。身成佛为成就金刚不坏肉身,语成佛为掌握宇宙精神信息能量并与清净法身相契相和,观想成佛则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意观成就。


    胎藏界教法被看作是从果向因下转的化他门,而金刚界法则是从因向果上转的自证门。胎藏界与金刚界两部大法一为从果到因,一为从因到果,本为不二。下转乃如来为教化众生而从佛位逐阶宣说教理以至于凡夫,上转则是行者依事修证渐至佛果。


    在印度本土,虽然胎藏部《大日经》先行问世,奠定了正纯密教的理论基础,但不久继出的金刚部《金刚顶经》则成为后来密乘主流,流传于后世的纯密经典多与《金刚顶经》有关。故胎藏界法教的传承渐渐隐没,唯独金刚界传承日益光大。开元三大士则完美传承了金胎两部,这也是唐密的主要特征之一。


    《金刚顶经》以大日如来自受用法身,宣传“五佛显五智说”,所谓“五佛显五智”是中央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如来大圆镜智,南方宝生如来平等性智,西方无量寿如来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的成所作智。就行者而言此五智相辅相成,渐修渐成,最终成就法界体性萨般若智。然四智成就即具足五智,除法界体性智外,前四智皆由识转化,实为行者于修行过程中逐渐转化“知”为“智”而成,或者依照瑜伽行派的观点即“转识成智”。


    密教经典以高度组织化的真言、手印和严密的坛城仪轨为特征。仪轨极其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都有严格规定,核心为“三密相应”,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诚如《理趣经》云“持一切如来身印,即为一切如来身;持一切如来语印,即得一切如来法;持一切如来心印,即证一切如来三摩地;持一切如来金刚印,即成就一切如来身口意业最胜悉地。”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密教尊奉的法身大日如来,实际上是释迦牟尼佛的清净法身,法身佛大日如来传授的深奥秘密教旨,是真实(此真实言教乃指清净法界)言教,行者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



    印度后期密教

    后期密教,依学术界观点,《金刚顶经》出现以后,密教被称为金刚乘,其后从金刚乘中又分出一支称俱生乘或易行乘,在实践上更加重视上师的作用和秘密的仪式。在十一世纪西亚突厥系的伊斯兰军队侵入南亚次大陆后,在密教中又出现了时轮乘。在时轮教出现后不久,中印的佛教寺院受到入侵军队的彻底摧毁,佛教在印度也就消失了。然而佛教在印度的灭亡除了外因也不可忽略内因。


    总体上看,后期密教的基础也为纯密,只是在十一世纪前后发生了欧美和日本学术界认为的“左道”化改变。在善无畏来到长安58年后,即唐密六祖不空三藏示寂之年,由莲花生等(774年入藏)传至中国西藏,成为藏密。


    无上密就是无上瑜伽,意为无上相应,也就是行者与法身相应。真如智慧岂有上下之别,所别者仅文字相浅见而已。


    其实在整个密法的发展史上,就文字相而言所谓“无上密”只是在修法上予以纯化。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上下三部”仅仅是文字相的划分,并非真如理趣有上下之别。无上密绝不等于双修,双修也并不等于男女合体,否则执着文字相,错解经义、心外求法,与外道无异。


    后期密教被学术界称为后期怛特罗教(Tantrayana),包括金刚乘和时轮乘。金刚乘是由郁地延那的因陀罗菩提王(687—717在位)所创立。他着有二十三部密典,其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成就法》。这部书的内容,在他妹妹拉克修米迦罗所着的《无二成就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日本佐佐木教授等《印度佛教史概说》,拉克修米迦罗的教义也称“俱生乘”,其徒被称为“萨哈阇”,至今在孟加拉仍能找到这种信仰的痕迹。因陀罗菩提王后来让国与子,专修密法。他的另一个儿子莲花生应藏王赤松德赞的邀请入藏传教,成为西藏密教的实际开创者。金刚乘以散见于《金刚顶经》中的“大乐”说为立论的依据。它认为,密法的修证是通过智慧和方便两者的结合来实现的。智慧具有静的特性,犹如女性;方便具有动的特性,犹如男性。因而主张通过男女双身修法(又称男女双修)和谐阴阳,体悟空性,进入智慧与方便不二的“大乐”境界。


    时轮乘是由金刚乘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它是金刚乘的支派。相传,十一世纪初,香巴拉国第一代君主耶舍王为了抗御西亚突厥系伊斯兰教徒的入侵,将佛教徒和印度教徒组织起来,授与时轮大密法灌顶,并宣讲时轮教法。由此而形成时轮乘。关于香巴拉国的地址,有些学者认为,它出于密教的虚构,并非实有其地。也有的学者认为,它可能是注入阿拉尔海的雅库沙尔德斯北面的一个地方或印度境外的某一个地方。最早的《时轮经》三千颂便是由耶舍撰作的,他的儿子芬陀利王为之作注(一说《时轮经》及其注释,是1040年以后活跃于摩揭陀国的大时足、小时足两人合撰的)。时轮乘认为,现实的存在像时间的车轮(时轮)一样,倏忽即逝,只有信仰宇宙本原的“本初佛”,才能从由现在、过去、未来三世所限定的迷妄中解脱出来。


    怛特罗佛教在波罗王朝的护持下,一直很兴盛。十二世纪中叶,由于取代波罗王朝的斯那王朝改信印度教,怛特罗佛教日趋衰颓。至十二世纪末,穆斯林袭灭了斯那王朝,并荡涤了一切佛寺,作为怛特罗佛教的最大的据点超戒寺也被平毁,僧众四处逃散,密教因之而在印度本土消失。



    佛教在印度消亡

    密教兴起于西元6——7世纪,当时印度教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从玄奘法师的记述中可知当时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公元8——9世纪间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而空前盛行,商羯罗对于印度教的发展很大地排挤了佛教的发展。佛教在这种社会潮流影响下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仰而逐步密教化,随之而来在南印度及东印度出现了金刚乘和易行乘等,相应密典也逐一诞生。斯时可谓印度佛教密宗的鼎盛时期。


    西元9世纪以后,外因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伊斯兰教的入侵,内因由于大小乘戒律的破坏、名相空论成风,佛教僧团日益衰败,且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后来又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和对佛教的迫害,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13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佛法毕竟在印度灭亡了,今日有情学佛若不清楚印度佛法灭亡因缘,他日佛法在中土也有灭亡危险。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537/16391/305.png(281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537/16391/306.png(271K)


    第四章 佛法东来


    佛法传入中土历经二千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思想体系随着译经的不断增加开始由小乘逐渐发展到大乘以至于最高佛乘——密乘或称真言乘。


    西方有圣人焉


    过去学术界的观点,认为佛法传入中国始于后汉。其实在后汉以前,中国已有佛法。


    早在孔子的年代,商太宰嚭就曾与孔子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


    在春秋末期,孔子因为学识渊博,道德崇高,受到人们的尊重,名望远播,上至诸侯,下至民间百姓,都知道他。

    所以当商太宰嚭遇到孔子的时候,他忍不住问孔子,“夫子您是圣人吗?”孔子谦逊地答道,“我只是博闻强记,饱学多识罢了,我不是圣人。”

    又问,“上古的三位圣王他们是圣人吗?”孔子答,“三王善用智勇,他们是不是圣人,不是我能了解的。”


    又问五帝呢?孔子答,“五帝善用仁义,是不是圣人,也不是我能了解的。”


    又问道,“那么三皇是圣人吗?”孔子答,“三皇善于利用天时和把握恰当的时机,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圣人。”

    太宰大惊失色,问孔子,“那么谁才是圣人呢?”


    孔子的表情也变得庄严起来,过了一会才缓缓说道,“我听说西方有圣人,不假治理却不会出现混乱;不需要以言辞来劝服他人,而能令人生起信心;不需要刻意教化而教法自然流行,超然自在没有人能够加以形容。”


    当时普通人虽然不知不闻佛陀的存在,而博学如孔子,就已经听说过佛了。



    经像初传

    秦始皇称帝之前,也就是成为秦国国君的第四年,来自西域的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携带佛经来到中国,觐见秦王。秦王认为这些西域来的人长相奇特,心生排斥,命人将他们抓起来关入大牢,不久又下令逐出国外。这件事被记载在《朱士行经录》中,说明当时已有僧人和佛经抵达秦国,只不过因缘未具,没有被接纳。

    阿育王曾经派遣宣教师二百五十六人在世界各地传播佛法,秦始皇和阿育王又是同一时代的人,沙门室利房等人在这个时候携带佛经到达中国,很可能和阿育王有关。


    在僧伽跋陀罗的《善见律毗婆沙》和多罗那他写的《印度佛教史》里也都说到阿育王时有大德到中国来弘法。

    汉武帝时,派遣霍去病讨伐匈奴,到达皋兰,经过居延,大败匈奴。匈奴的昆邪王杀了休屠王,率领部下五万人前来投降,还携带着当时称为“金人”的佛像。汉武帝得到“金人”,认为是大神的圣像,所以命人供奉在甘泉宫中。佛像高达丈余,供奉之法也不采用汉地祭祀的仪式,只是烧香礼拜。这大约是佛像在中国流通的开始。



    夜梦丈六金人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有一天夜里梦见约一丈六尺高的人,身金色,光明照耀,容貌端严,无可比拟。明帝从梦中醒来,心中不安,反复思忖着这个梦,不知道是何预兆。天亮了以后,明帝召集群臣,询问梦的吉凶。


    大臣中有个叫傅毅的,学识通达,答道:“臣听说西域一带有神,人们称为佛,陛下您梦见的想必就是佛了。”

    国子博士王遵谨回答说:“臣在周书异记中看到过,周昭王时有圣人出于西方。”

    太史苏也答道:“古书中记载,这位圣人的声教经过一千年将传到中土,陛下所梦应当是这个征验。”


    汉明帝听到几位大臣的回答,深以为然,于是派遣中郎蔡愔与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寻访佛法。秦景等人一路西行,到天竺国时,遇见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人。秦景等人于是请求他们去中国传法,恰好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人立志弘传佛法,流通佛经,于是欣然应允。一行人跋山涉水,穿越荒漠流沙,历尽辛苦,终于来到洛阳。


    汉明帝大为喜悦,对两位高僧极为尊重,在洛阳西建立精舍,即着名的白马寺。两位高僧在此住持,翻译佛经。最初白马驮负着经书来到这里,寺院由此而得名。此后中国开始有了佛经和僧众。

    汉明帝还命画师模写优填王像师所画的释迦牟尼佛像,而后如法供养。这些都记载在《大正藏史传部四》中。


    中国佛教宗派形成

    从上面的历史记载来看,佛法传入中土已经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在初传之后,随着天竺僧人不断东来,译传佛经、传播佛法,华夏大地上形成了许多佛教流派,比如毗昙宗(或名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涅盘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等十三宗。而实际上是以成实宗、俱舍宗、禅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法性宗、净土宗和真言宗十宗为主。通常所说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包括三论宗(又名法性宗)、唯识宗(又名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又名真言宗)。上面所说密宗,均为正纯密教,也就是唐密,区别于后来的藏密。


    汉传佛教建立宗派,是由于当时佛法繁荣、兴盛,高僧辈出,他们依据不同的经典、法门进行修证,而逐渐形成不同宗派,并不是真如有差别,或祖师大德们见地不同。佛法诞生于古印度,但在发源地并未有如此流派之别,大要只分显、密二教,且二教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顾名思义,显者浅显、开显、显而易见;密者深秘、隐秘难以言传。显教教义明晰,行者皈依后善观经典、体解经意,即可如法修行。密教教义潜藏法海、非字面理解可致,非经师传亲授不得辙行。然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第五章 杂密传入中土


    杂密初传

    在唐密兴起以前,印度密教的经典、咒语已经辗转传入中国内地。密宗两部根本经典《大日经》和《金刚顶经》结集流传前,散见于诸经中的密咒,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只能列为杂密、杂咒,不同于隋唐译传的密教典籍中所载的真言。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许多单行密法,多是早期杂密。


    陀罗尼经和真言咒经的汉译,始自三国时代。竺律炎和支谦译出含有密咒的《摩登伽经》二卷,支谦译出《八吉祥神咒经》一卷、《无量门微密持经》一卷


    西晋永嘉(307-313)中,西域僧帛尸梨蜜多罗来华,专门从事陀罗尼法门的传播,据说他本人善持咒术,常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改。他译有《大灌顶神咒经》十二卷、《大孔雀王神咒经》一卷、《孔雀王杂神咒经》一卷等。


    自东晋起,对杂密的介绍逐渐增多。孝武帝(373-396在位)时,西域僧昙无兰译出《陀邻钵咒经》、《请雨咒经》、《止雨咒经》、《咒小儿经》、《咒时气病经》等二十余部。当时活跃于北方地区的佛图澄,“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物”,常“以道术歆动徒众”(《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神僧传》卷一)。昙无谶早年便“与同学数人读咒”,故而“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高僧传》卷二(昙无谶传)、《神僧传》卷三)。

    南北朝时期,密典的译传有增无减,当时来华的印度或西域僧侣,一般都兼习密咒、法术。


    隋代阇那崛多所译经中,密典占有很大比重。那连提黎耶舍和达摩笈多两人对密咒都十分精通,如耶舍“每于宣译之暇,时陈神咒,冥救显助立功多矣”(《续高僧传》卷二)。


    入唐以后,菩提流志、实叉难陀等译家也各有若干密典翻译,就连玄奘、义净也曾传译过密法。初唐诸大译家中,没有一人不译介密教典籍的。

    《道宣录-大唐内典录》记载“沙门竺律炎(三部三卷经)。魏文帝世。天竺沙门维只难。吴言障碍。学通三藏妙善四含。历国游方以行化为业。发趾西域同伴竺律炎自到江左。黄武三年于武昌郡译。为吴文。而维只难既未善方音。”

    《道宣录-大唐内典录》记载“东晋帛尸利蜜多罗(三部十一卷经呪)”。

    《道宣录-大唐内典录》记载“沙门竺昙无兰(一百一十部一百九十二卷经呪戒)”。


    《古今译经图纪》载“沙门竺昙无兰。此云法正。西域人也。以晋孝武帝太元六年岁次辛巳。至太元二十年岁次乙未。于杨都谢镇西寺译出经一百一十一部合一百一十二卷。其中或有自译。或从大部简出。谓义足经(二卷)。二百六十戒三部合异(二卷)。三十七品经(一卷)。贤劫千佛名经(一卷)。八师经(一卷)。玉耶经(一卷)。荷鵰阿那含经(一卷)。戒德经(一卷)。七梦经(一卷)。水沫所漂经(一卷)。比丘听施经(一卷)。治禅法经(一卷)。蛇行法经(一卷)。暴象经(一卷)。群牛千头经(一卷)。拘萨国乌王经(一卷)。夫妇经(一卷)。犊牛经(一卷)。野鸡经(一卷)。驴骡经(一卷)。蛊狐鸟经(一卷)。孔雀经(一卷)。五苦经(一卷)。十善十恶经(一卷)。自爱经(一卷)。阿难念弥经(一卷)。国王不黎先泥十梦经(一卷)。摩天国王经(一卷)。弥莲经(一卷)。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一卷)。寂志果经(一卷)。罗婆鸟为鹰所捉经(一卷)。大鱼事经(一卷)。见水世界经(一卷)。新岁经(一卷)。佛见梵天顶经(一卷)。鳖猕猴经(一卷)。赤嘴乌喻经(一卷)。无吾我经(一卷)。戒相应经(一卷)。阿耨风经(一卷)。阿难多洹罗云母经(一卷)。阿育王供养道场树经(一卷)。采莲华王经(一卷)。四天王按行世间经(一卷)。帝释慈心战胜经(一卷)。三十三天园观经(一卷)。比丘问佛释提桓因因缘经(一卷)。天于修罗欲鬪战经(一卷)。天帝受戒经(一卷)。释提桓因诣目连放光经(一卷)。梵天策数经(一卷)。诸天地经(一卷)。比丘浴遇天子放光经(一卷)。诸天问如来警戒不可思议经(一卷)。天神禁宝经(一卷)。罪业报应经(一卷)。救护身命经(一卷)。集修士行经(一卷)。劝行有证经(一卷)。禅思满足经(一卷)。忠心正行经(一卷)。见正经(一卷)。四大泥犁经(一卷)。佛为比丘说大热地狱经(一卷)。地狱众生相害经(一卷)。十法成就恶业入地狱经(一卷)。众生顶有铁磨盛火炽然经(一卷)。见一众生举体粪秽涂身经(一卷)。铁城泥犁经(一卷)。泥犁经(一卷)。目连见大身众生热铁缠身经(一卷)。比丘成就五法入地狱经(一卷)。学人意乱经(一卷)。萍沙王五愿经(一卷)。般泥洹时大迦叶赴佛经(一卷)。五眼文经(一卷)。弟子命过经(一卷)。孔雀王呪经(一卷)。龙王结愿经(一卷)。五龙神呪经(一卷)。摩尼罗亶神呪经(一卷)。龙王呪水浴经(一卷)。大神将军呪经(一卷)。伊洹法愿神呪经(一卷)。十八龙王神呪经(一卷)。摩尼罗亶神呪安摩经(一卷)。药呪经(一卷)。大神母结誓呪经(一卷)。呪毒经(一卷)。持句神呪经(一卷)。麻油述呪经(一卷)。檀特罗麻油述呪经(一卷)。七佛所结麻油述呪经(一卷)。解日厄神呪经(一卷)。呪水经(一卷)。嚫水经(一卷)。请雨呪经(一卷)。止雨呪经(一卷)。幻师跋陀神呪经(一卷)。陀邻钵呪经(一卷)。呪时气病经(一卷)。呪小儿经(一卷)。呪齿经(一卷)。呪眼痛经(一卷)。呪牙痛经(一卷)。六神名神呪经(一卷)。幻师何邹夷神呪经(一卷)。医王惟娄延神呪经(一卷)。十诵比丘戒本(一卷)。离欲优婆塞优婆夷具行二十二戒文一卷。”


    德高心慈的支谦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大月支人。他的祖父法度在汉明帝时,率领国人数百归投汉室,被封为率善中郎将。


    支谦七岁时,有一天,骑着竹马在邻家嬉戏,口中欢快地喊“驾……驾!”这时,邻家的狗突然恶性大发,扑上来,咬住他的小腿不放。邻居大惊失色,大喝“畜生!快松开!”并赶紧上前制止,可是发现支谦的胫骨已经被咬碎,鲜血不断地从伤口向外流出。邻居非常不安,怒斥恶狗:“我杀了你,用你的的肝给人家敷疮!”说完,就要去拿刀。支越一看,赶紧说,“狗天生就是为人看家护院的,如果我不去您家里,狗也不会咬我的。这是我的过失,和狗没关系。就是杀了他,我的腿也未必能好,所以不能这样做,何况这样对我也没有什么好处,却造下杀生的大罪业。畜生无知,又怎么能够用道理来责怪它呢?”


    这件事很快传开,村里有几十家人被他所说的话所感动,都不再杀生。


    他十岁开始读书,同学们都为他的聪敏所叹服。


    十三岁时开始学习外语,精通六国语言。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支谦翻译佛典,并且熟识多种世间技艺。他虽然长得又黑又瘦,细高个儿,眼中白多,而瞳孔却是黄色的。当时人们流传一句话:“支郎眼中黄,形体虽细是智囊。”他所翻译的佛经,语言精练,与佛理相符相契。

    汉献帝末年,汉室大乱。支谦和同乡数十人一起避难前往吴地。刚离开的那一天,只带了一条棉被,一路行来有一人一直跟在他后面。当时天气非常寒冷,支谦生起同情心,便叫那人一同盖着自己的棉被睡。到半夜的时候,那人抢了他的被跑了。第二天同伴问他:“咦,你的被呢?”他回答:“昨天晚上被人抢走了。”同伴都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叫我们一起去追他?”他答道:“如果我告发他,乡亲们一定会因为他抢劫而杀了他。怎么能因为一条被子而杀了一个人呢?”远远近近的人,凡是听到这件事的,都觉得支谦非常善良,没有不赞叹佩服的。


    吴王孙权听说他博学多才,于是召见他,询问佛经中深奥难解的义理。支谦随机而答,解释疑难,应机应理。吴王封他为博士,让他辅导太子,待遇尊崇优厚。

    支谦认为佛法虽然流行于世,但是经文多是外语,无人能解。他既然熟悉中国和外国的语言,于是就收集各种经本,翻译成汉文。他翻译的《维摩诘经》、《大般泥洹经》、《法句经》、《瑞应本起经》等二十七部经,不仅合于佛理,文字优美。他还依照《无量寿中本起经》写了赞菩萨连句和梵呗三契。

    后来太子即位,支谦就隐居在穹隘山,不与世人往来。他跟随竺法兰道人,行持五戒,和他游学来往的全都是出家僧侣,后来他入灭山中,年六十岁。


    他的事迹记载在《大正藏事汇部述列传》中。

    《古今译经图纪》载“优婆塞支谦字恭明。月支国人也。汉末游洛。谦该览经籍及诸技艺善诸国语。细长黑瘦白眼黄睛。时人语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武烈皇帝以其才慧拜为博士。辅导东宫甚有裨益。以黄武二年岁次癸卯。乃至建兴二年岁次癸酉。正旧译新凡一百二十九部合一百五十二卷。然谦译经典深得义旨。谓大明度经(四卷)。禅秘要经(四卷)。阿差末菩萨经(四卷)。菩萨本缘集经(四卷)。维摩诘所说不思议法门经(三卷)。修行方便经(二卷)。大般泥洹经(二卷)。瑞应本起经(二卷)。法镜经(二卷)。小阿差末经(二卷)。阿弥陀经(二卷)。义足经(二卷)。方等首楞严经(二卷)。法句经(二卷)。慧印经(一卷)。本业经(一卷)。须赖经(一卷)。梵摩渝经(一卷)。私阿末经(一卷)。微密持经(一卷)。月明童子经(一卷)。阿难四事经(一卷)。差摩竭经(一卷)。优多罗母经(一卷)。七女经(一卷)。郁伽长者经(一卷)。八师经(一卷)。释摩男本经(一卷)。孛抄经(一卷)。老女经(一卷)。斋经(一卷)。悔过法经(一卷)。贤者德经(一卷)。佛从上所行三十偈经(一卷)。了本生死经(一卷)。惟明二十偈经(一卷)。龙施女经(一卷)。鹿子经(一卷)。十二门大方等经(一卷)。赖咤和罗经(一卷)。四十二章经(一卷)。难龙王经(一卷)。不自守意经(一卷)。五阴事经(一卷)。七知经(一卷)。人民求愿经(一卷)。佛开解阿拔梵志经(一卷)。宝海梵志成就大悲经(一卷)。梵志子死稻败经(一卷)。梵志问佛师经(一卷)。降千梵志经(一卷)。梵志经(一卷)。度梵志经(一卷)。外道仙居说度经(一卷)。梵志结净经(一卷)。梵志问佛世间增减经(一卷)。佛为外道须深说离欲经(一卷)。梵网六十二见经(一卷)。阿质国王经(一卷)。桀贪王经(一卷)。国王成就五法久存于世经(一卷)。惟娄王师子潼譬喻经(一卷)。诸法本经(一卷)。五母子经(一卷)。戒消伏灾经(一卷)。枯树经(一卷)。是我所经(一卷)。甘露道经(一卷)。不净观经(一卷)。水上泡经(一卷)。恒水戒经(一卷)。色无常经(一卷)。护口意经(一卷)。寿命促经(一卷)。法施胜经(一卷)。诸漏尽经(一卷)。修行慈经(一卷)。须摩提长者经(一卷)。魔调王经(一卷)。四愿经(一卷)。净行品经(一卷)。金刚清净经(一卷)。惟日杂难经(一卷)。佛为诃利旷野鬼说法经(一卷)。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一卷)。劝进学道经(一卷)。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一卷)。坚意经(一卷)。三品弟子经(一卷)。摩诃精进经(一卷)。菩萨修行经(一卷)。普广菩萨经(一卷)。陀罗尼句呪经(一卷)。华积陀罗尼呪经(一卷)。八吉祥经(一卷)。摩诃般若波罗蜜呪经(一卷)。七佛神呪经(一卷)。大慈无减经(一卷)。宝女明三十二相经(一卷)。三鱼失水经(一卷)。演道俗业经(一卷)。不庄校女经(一卷)。申日经(一卷)。孙多邪致经(一卷)。长者音悦经(一卷)。黑氏梵志经(一卷)。法律经(一卷)。出家功德经(一卷)。弊魔试目连经(一卷)。七漏经(一卷)。蓝达王经(一卷)。魔女闻佛说法得男身经(一卷)。魔化作比丘经(一卷)。佛以三车唤经(一卷)。未生怨经(一卷)。弗加沙王经(一卷)。须摩提女经(一卷)。百喻经(一卷)。雪山猕猴经(一卷)。度脱狗子经(一卷)。猘狗经(一卷)。三种良马经(一卷)。鵄乌事经(一卷)。河中草龟经(一卷)。瞎鳖经(一卷)。四种良马经(一卷)。鹰鹞猎经(一卷)。法灭尽经(一卷)。无母子经(一卷)。并制梵呗三契声于今江淮盛行。”



    竺律炎


    《古今译经图纪》载“沙门竺律炎印度人。解行清厉内外博通。与维只难同游吴境。以武烈皇帝黄龙二年岁次庚戌。于杨都译。梵志经(一卷)。佛医经(一卷)。三摩竭经(一卷)。”



    高简超逸的吉友

    帛尸棃蜜多罗,汉名吉友,原为西域国王子,后来把王位让给他的弟弟。自己出家,向东游行。永嘉年间到达关中,遇上战乱而渡江。住在建邺(即今南京)建初寺。


    丞相王导一看到他,就赞叹地说:“这是与我同类的人啊”。朝中太尉庾元规、光禄周伯仁、太常谢幼舆、廷尉桓茂伦等一时名士,都登门拜访,在官僚士大夫中负有名望。王导来看望他的时候,吉友宽衣偃卧,与王导随意畅谈。而尚书王导让卞望之去看望他的时候,吉友却整衣正容,以礼相待。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王公洒脱适性,期望别人风度翩然;而卞令却是规矩谨严,以此衡量他人,我只是顺应他们的希望而已。”


    大将军王处在南厦,听说吉友被诸公器重,心中不以为然。而当他见到吉友时,不觉欣然,并向吉友表达敬意。

    周凯当仆射时,为朝廷选贤,经过吉友那里。吉友赞叹道:“朝廷选贤,得到象您这样的人,真让人没有遗憾了。”后来周凯为王敦所杀,吉友去祭奠他,作梵呗三会,清响凌云,声音宏亮、音韵流畅,而容颜不变,而后又挥泪如雨,神气自若,念咒语千余言才离去。


    王导曾对吉友说,“外国不为富贵所惑的人,只有您一位而已。”吉友笑着说道,“如果我像他们一样,今天又怎么会在这里呢?”当时的人们把这句话传为名言。

    吉友为人高简,虽不熟悉晋朝的语言,王公大臣和他说话,却能心领神会顿时理解,因而无不赞叹他天资颖悟超拔,非同寻常。

    吉友善于持诵咒术,一向灵验。一开始江东一带没有咒法,吉友传出孔雀明王等神咒。后来又传授弟子梵呗,流传后世。八十多岁时去世。诸位王公大臣听到这个消息,痛惜流涕。他的精神超出群伦,为名士所叹。


    《古今译经图纪》“沙门白尸梨蜜多罗。此云吉友。西域人国王之太子。以国让弟遂为沙门。天姿高朗风神俊迈。仪貌卓然出于物表。以晋元帝世来游建康止建初寺。丞相王导见而奇之。导尝诣蜜多罗吉友解带偃卧。及尚书令卞望之至。吉友乃敛容端坐。有问其故。蜜多罗曰。王公风道期人。卞令轨度格物。故其然耳。内外博通应对辩捷。凡是晋朝令仆王公莫不雅重。皆所叹伏。善呪术能梵呗。世号高座法师。译灌顶经等三部合一十一卷。谓灌顶经(九卷)。大孔雀王神呪经(一卷)。孔雀王杂神呪经(一卷)。”


    依《慧学-译经科-鼎记》“晋帛尸棃蜜多罗。此云吉友。西域国王子也。让位于弟。如吴泰伯。出家东游诸国。永嘉中至关中。值乱渡江。止建邺建初寺。世呼为高座。丞相王茂弘见之曰。我辈人也。太尉庾元规。光禄周伯仁。太常谢幼舆。廷尉桓茂伦。一时名士。皆造门结好。声名着缙绅间。友尝对导解带盘薄。尚书令卞望之适至。友正容肃然。人问其故。对曰王公风鉴期人。卞令范度格物。吾正当以是应之耳。桓廷尉欲为友作目。久而未得。或云尸棃蜜可谓卓朗。桓绝欲以为尽品题之极。大将军王处仲在南夏。闻友为诸公器重。心未然之。及见。不觉欣然致敬。周顗为仆射领选。临入局。过语。叹曰为朝廷选贤。得如君者。真令人无媿耳。顗殁。友尉其孤。对坐作梵呗。清响凌云。又呪语千余言而去。导曰。外国之不为富贵所惑者。有君一人而已。友咲曰。若使我如诸君。今日岂得在此耶。时传以为名言。友高简不学晋言。以持呪称。初江夏未有呪。友译孔雀明王经诸神呪。以授弟子觅历。咸康中殁。寿八十余。友好于石子冈行头陀。遂葬其地。成帝为树刹。冢侧有沙门亡其名。自关右来为造寺。号高座。”


    《大正藏-事汇部-述列传》载“尸梨蜜传第九。尸梨蜜。西域人也。时人呼之为高座。传云。国王之子。当承继世。而以国让弟。闇轨太伯。既而悟心天启。遂为沙门。蜜天资高朗风骨迈举。直尔对之。便自卓出于物。永嘉中始到此土。止建初寺。丞相王导一见而奇之。以为吾之徒也。由是名显。太尉庾元氷光禄周伯仁太常谢幼玙廷尉桓茂伦。皆一代名士。见之终日累叹。披衿致契。道诣蜜。蜜解带偃伏。悟言神解。时尚书令卞望之。亦与蜜致善。卞敛衿饰容端坐对之。诸公于是叹其精神洒厉皆得其所。桓廷尉曾欲为蜜作目。久之未得。有云。尸梨蜜可称卓朗。于是桓乃咨嗟绝叹。以为标题之极。大将军王处冲。时在南夏。闻王周诸公器重蜜。疑以为失鉴。既见。乃振欣奔至。一面便尽周顗为仆射。领选临入过视蜜。乃抚背而叹。若使太平世尽得选此贤辈。真令人无恨。俄而顗遇害。蜜往省其孤。对坐作胡呗三契。梵响凌云。诵呪数千言。声高韵畅。颜容不变。既而挥涕擦泪。神气自若。其哀乐废兴。皆此类也。王公曾谓蜜曰。外国正当有君一人而已耳。蜜笑而答曰。若使我如。诸君今日。岂得在此。当时以为当言。蜜性高简。不学晋语。诸公与之语言。蜜因传译。然而神领意得顿尽言前。莫不叹其自然天拔悟得非常。蜜善持呪术。所向皆验。初江东未有呪法。蜜传出孔雀王诸神呪。又授弟子觅历高声梵呗传。响于今。年八十余。咸康中卒。诸公闻之痛惜流涕。宣武桓公常云。少见高座称其精神渊着当年出伦。其为名士所叹如此。”



    乱世神僧佛图澄


    佛图澄是西晋和后赵时期的一名高僧,本姓白,西域龟兹人。九岁在乌荼国出家,曾经两次到罽宾国学习佛法。他能够背诵佛经数百万字,善解文义。和诸位饱学之士辩论疑难之处,言辞精妙,无人能及。


    佛图澄持戒精严,不符合戒律要求的行为从来不去做,不饮酒,并且守持过午不食的戒律,清心寡欲。对于自古传下来的戒律,多数都曾经亲自考查校量。佛图澄善于诵念神咒,能够役使鬼神。相传佛图澄用麻油混合胭脂涂在手掌上,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能在掌中看得清清楚楚,同时也能让周围受持斋戒的居士们看到。如果我们能理解物质和精神相互转化,那么处于转化的“临界点”所发生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佛图澄立志到中原弘扬佛法,于是不顾高龄,跋山涉水,穿越流沙,终于在永嘉四年(西元310年)来到洛阳,当时他已经是年近八十的老人了。眼看政治动荡,战事叠起,百姓离乱,慈悲心促使他坚定了誓愿,决心用佛法在乱世之中护佑华夏太平。他本想在洛阳建立寺院,弘扬佛法。然而,第二年六月,刘曜攻陷洛阳,只好潜居于草野之间,静静等待时机。


    永嘉六年二月,石勒屯兵葛陂(今河南省新蔡以北),暴虐成性,滥杀无辜,想以此显扬军威,震摄百姓。中原一带,白骨横陈,血流遍野,顿成人间地狱的景象,一些僧人也惨遭毒手。佛图澄的慈悲心促使他无法再继续坐视众生的苦难,决定寻找机会感化石勒。


    石勒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郭黑略,平生也喜好佛法,因此,佛图澄便有意识地接近他,待和郭黑略熟稔,便向他传授五戒,收之为徒并悉心调教。


    郭黑略后来跟随石勒出征,每次都能预知胜负,久而久之,石勒不免大感惊奇,这员部将已跟随他多年,一向没有发现他有如此出众的谋略,何以忽然有了神机妙算的才能,心中疑惑顿生。于是问郭黑略:“将军近来每战都能预知胜负,才略过人,不过你是如何知道的呢?”郭黑略趁机说:“不敢对您有所隐瞒,并不是我有过人的能力,实在是有高人在暗中指点。”酷爱杀戮的石勒一听,对郭黑略身后的这位高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追问此人是谁。郭黑略说:“有一位来自西域的沙门,神验无比。石将军您天纵之才,神武非常,自然有神灵相助。那位高僧预言将军必定能够拥有华夏。我以前的预测,都是听高僧所说,这位高僧就是佛图澄。”石勒大喜过望,说:“这真是上天赐给我的神人啊!”


    石勒立即派人将佛图澄请来,问道:“佛道有什么灵验?”佛图澄知道石勒出身草莽,大字不识,无法理解深奥的道理,只能用神奇的道术让他产生信心,于是说道:“佛法至高无上,虽然需要久远的修行才能觉悟,不过也可以用眼前的事例来证明效验。”


    于是让人取来盛水的器皿,焚燃妙香,念诵咒语,不一会儿,只见水中生出青色的莲华,光色耀目。其实这只佛图澄大师假藉是外道的法术,而石勒却感到眼见为实,由此信服佛法


    佛图澄趁机劝谏:“身为君王者,品德若能感化天下,就会出现麒麟、凤凰、神龟和龙四种灵物,表明天下祥瑞。如果政治凋弊败落,天上就会显现彗星和孛星。天象和人事相互联系,吉凶祸福随之演变。这是自古及今的常理,天上和人间都把这作为行为取舍的规范。”石勒听了,心中非常欢悦。从此以后,那些原本要被诛杀残害的人,十有八九,都得以赦免。因此,信佛的人也越来越多。


    襄国(河北邢台)护城河的水源在城西五里团丸祠下,突然枯竭。石勒问佛图澄怎样才能让水流恢复如初。佛图澄答:“现在应当命令神龙出水。”石勒字世龙,以为他在嘲笑自己,面带不悦:“正因为龙没有办法,才来问你。”佛图澄说:“这是真话,并非戏谑之语。水的源头一定会有神龙居住,让龙放水,此事就解决了。”


    于是和弟子法首等人来到泉水的源头。大家一看水源处早就已经干燥开裂,宽宽的缝隙如同车轮碾过的痕迹,众人都心生怀疑,认为很难有水。佛图澄神态安然,坐在绳床上,点燃安息香,念诵咒语数百句,如此一连三天。第一天、第二天,随从的弟子们既充满期盼,又狐疑重重,担心没有效果。佛图澄平静安祥,依然每日作法清修。第三天,水从源头处滴落,渐渐汇成一条细流,一条小龙也随着水流游出来,长约五六寸。众人争相上前,想看清楚,佛图澄大声喝道:“龙有毒,赶快离开,不要接近!”过了一会儿水流越来越大,汹涌而出,向护城河奔流而去,很快护城河甚至沟堑都被水注满。


    石勒对佛图澄非常尊重,殷勤相待,凡有军政大事必定要先咨询佛图澄的意见。佛图澄也常常用佛法义理劝导感化石氏,施行“德化”,“不为暴虐”、“不害无辜”,并向民间广泛传播佛教。先后建起了近九百座寺院。常随他修行的人达数百人之多,而先后受学者累计起来约有一万左右,梵僧佛调、须菩提也不远数万里前来学习,释道安等人也曾跟从佛图澄学习佛法。


    石勒称帝后,对佛图澄更加敬重,称他为“大和尚”,甚至把自己的孩子也交给佛图澄所在的寺抚养,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日,石勒都要到寺里参加浴佛法会,对佛教大力支持。


    石勒死后,他的弟弟石虎对佛图澄的敬重更甚于石勒,尊称他为“国之大宝”。朝会时,每当佛图澄升殿,常侍以下的官员都要去“举舆”(抬轿子),而太子则要扶着轿子边沿随舆而上。司礼官高喊“大和尚到”时,全体官员应当起立迎接。这些礼节都写进石虎的诏书,成为朝庭的制度。石虎又规定司空李农每天早晚两次亲自前往问候,太子每五日去拜访一次,以此表示对佛图澄的尊崇。佛图澄在朝中享有如此殊荣,为佛法的弘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民间百姓崇信佛法的人越来越多。


    佛图澄也常常对石虎晓以佛法义理,劝他戒杀行善。石虎向佛图澄询问佛法时,佛图澄总是回答:“不杀”。石虎也和石勒一样以屠戮闻名,认为治国者必须使用刑罚杀戮。佛图澄对他说:“帝王事佛,表现在外表恭敬内心承顺,让三宝得以显扬弘化。不行暴虐,不伤害无辜。而对于那些凶顽无赖之徒,佛法教化无法改变他们,这些人犯下了深重罪业因此不得不杀,造作恶业恶行不得不加以惩处,这样也只是当杀可杀,当刑可刑而已。如果暴虐百姓,恣意杀害,那么即使倾尽财力事奉佛法,也不能解除灾祸。希望陛下能够发起慈心,让一切众生都能获益,如此佛教就可以永远兴隆,而您的江山福祚也才能长久啊。”生性残暴的石虎虽然无法完全接受这些道理,但多少也有所收敛。


    建武九年(343年),石虎大兴军事,进攻前燕、前凉,都大败而回,军队损伤以十万计。正在这时,南方的晋国又派桓温出兵淮泗,对后赵形成极大的威胁,朝廷上下一片惊惶。此刻的石虎犹如受伤的困兽,恐惧不安。忽然想到:“我信奉佛法,供养僧人,结果又怎样呢?现在攻打燕、凉全都失败,强敌又虎视眈眈,佛法到底有什么灵验呢?”焉知些许功德不能改变必然之因果!


    第二天,佛图澄一进殿,石虎便问他:“佛法是不是没有灵验了?”佛图澄从容答道:“陛下前生曾经是一名大商人,在罽宾寺供养过斋僧大法会,在应供的僧人当中,有六十名罗汉,贫僧也在其中。当时法会上有一位得道者对我说:‘这个商人因为恶业果报,死后会变成鸡,然后再转生为人,在晋地做王。如今因果昭然,您由于供养僧众,今生才得以为王。这难道不是佛法的灵验?胜败乃兵家常事,又怎能因此私意揣度,怨谤三宝,心生歹念呢?”石虎茫然地听着,前生的事早已没有印象了,不过,听到他当上王,是前生供养僧众的果报,并不是出于侥幸,他还是愿意接受的。供养三宝果然有这么大的果报,他于是赶紧跪地谢罪。


    尚书张离、张良家境殷富,信奉佛法,各自建起大塔。佛图澄并没有顺着他们的心意加以赞叹,反而善言相劝:“信奉佛法,关键在于清心少欲,心怀慈悲。施主虽然表面上虔信佛法,但贪婪竞争之心没有停歇,毫无节制地玩乐享受、奢侈靡费,聚敛民财,现世罪业的果报很快就要降临,还希求什么来生的福报呢?”不久,二人就被石虎除掉。


    由于佛图澄的教化影响和石勒、石虎的支持,佛教在后赵政权下极为兴盛。信奉佛教的人日益广泛,寺院也越造越多,渐渐地有一些小人恶徒也趋之若骛,混进寺院,邪行非法,影响到佛教的声誉。石虎看到这种情况,就下诏询问:“僧人应当高洁精进,现在杂入邪佞小人,应该如何处置?”中书郎王度认为,佛是异邦神灵,对百姓没有利益,贵为天子,不应当崇信佛教。石虎本身也是所谓夷人,因此没有采纳王度的意见。他认为,自己生于边地,时运垂顾,得以君临华夏之地,“祭祀本来应当照顾旧俗。佛既然是边戎异域的神,那么正应尊奉”。于是正式下诏,无论胡人还是汉人,只要自愿信奉佛法,都加以允许。这样一来,佛法的地位继续稳固,可是一些并不真心信奉佛教的人,也投机取巧混迹佛门,轻法慢教、胡作非为,更甚于前。正如佛陀所说,“师子身中虫,还食师子肉。”佛图澄虽然神通明达,对此也无能为力。


    石虎晚年,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权位自相残杀,太子又阴谋造反,事情败露后,佛图澄劝谏石虎慈心宽恕太子,石虎不听,残忍地活活烧死了自己的儿子。佛图澄预见到后赵运祚不久,准备在动乱之前,先行化去,离开这个扰攘纷乱的世间。


    他派弟子向石虎告辞:“世间一切无常,变化迁流不定,没有人能够永生不死。贫僧四大假合的幻躯,也将不久于人世。长期以来受到陛下的恩泽,所以特来相告。”石虎大惊:“没听说大和尚生病,怎么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他急急忙忙赶往寺中探问。佛图澄见到他,只是淡然一笑:“陛下,生死本来就是自然规律。人的寿命长短自有定数,不可随意延长。修道而能行事周到完备就不会有遗憾;修德,理应勤勉精进无有懈怠。如果操守德行没有缺失,虽然死了和活着也没有什么区别。损害做人的道德,希冀苟延性命,这不是我的愿望。”“现在唯一令我抱憾的是,国家鼎力拥护佛法,建立寺院修造塔庙,本来应当受到上天的佑护。可惜却以暴烈的手段进行统治,滥施刑罚,不仅违背了圣典的要求,也与佛陀慈悲的本怀相违,因而最终不能得到福佑。”“如果您改弦更张,慈心不杀,惠及百姓,贫僧可以死而无憾了。”石虎突然之间失去了精神上的依祜,不觉失声痛哭起来。


    后赵建武十四年(348)十二月初八,佛图澄圆寂,时年117岁。一生造寺达八百九十三所。相传这位神僧死后还有神迹,后来有人开棺,却只看到一具空棺,里面没有尸身,只有随葬的钵盂和法杖。


    佛图澄虽然把神异之术作为弘扬佛教的手段,宣讲的教义,大多也限于因果善恶之说,而实际上,他精通佛理,门下弟子如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雅等,都是研习般若的大家。


    《神僧传》卷一记载“佛图澄者。西域人也。本姓白氏。少出家清真务学。诵经数百万言。以永嘉四年来适洛阳。志弘大法。善念神咒。能役使鬼物。以麻油杂臙脂涂掌。千里外事皆彻见掌中如对面焉。亦能令洁斋者见。又听铃音以言事无不效验。”“有一沙门知术非常。云将军当略有区夏。已应为师。臣前后所白皆其言也。勒喜曰。天赐也。召澄问曰。佛道有何灵验。澄知勒不达深理。止可以道术为教。因言曰。至道虽远亦可以近事为证。即取器盛水烧香咒之。须臾生青莲华。光色耀目。勒由此信伏。澄因谏曰。夫王者德化洽于宇内。则四灵表瑞。政弊道销。则彗孛见于上。恒象着见休咎随行。斯乃古今之常理。天人之明戒。勒甚悦之。凡应被诛残。蒙其利益者十有八九。”“襄国城堑水源在城西北五里团丸祠下。其水暴竭。勒问澄。何以致水。澄曰。今当敕龙。勒字世龙。谓澄嘲己。答曰。正以龙不能致水。故相问耳。澄曰。此诚言非戏也。水泉之源必有神龙居之。往以敕语告之水必可得。乃与弟子法首等数人至泉源上。其源故处久已干燥。坼如车辙。从者心疑。恐水难得。澄坐绳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如此三日水泫然微流。有一小龙。长五六寸许。随水来出。诸道士竞往视之。澄曰。龙有毒勿临其上。有顷水大至隍堑皆满。”






    上一条:唐密渊流 (二)         下一条:《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39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