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圆阿奢黎
  • 唐密渊流 (四)

    时间:2017/6/30 浏览次数:1460 作者:真圆阿奢黎 点赞:354



    坦荡随缘的昙无忏


    昙无忏,也被称为昙摩忏,中天竺国人。六岁时父亲去世,和母亲相依为命。


    沙门达摩耶舍见昙无忏天资聪敏,收为弟子,教授小乘佛法。后来昙无忏与白头禅师辩论佛法,为禅师所说大乘义理折服,于是改学大乘。二十岁时已经能够背诵大小乘佛经二百余万字。


    昙无忏的从兄善于调驯大象,一次骑国王所乘的白耳大象,出了意外,那头大象不幸死了。国王大怒下令将他处死,并且命令:“如果有来收尸的,诛杀三族。”那些亲属畏惧国王的威严,没有人敢去。昙无忏独自前往,痛哭凭吊,埋葬了从兄的尸体。

    有人向国王禀告,有人竟敢藐视他的禁令。国王大发雷霆,命人将昙无忏抓来,打算杀了他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昙无忏说:“我的从兄误杀大象,触犯了刑律,您因而杀了他;而我是他的亲属,他死了我前来埋葬,并没有违背大义,您又何必动怒呢?”


    旁边的人听他这样说,都心惊胆颤,恐怕会触怒国王。

    昙无忏却神色自若。

    国王听了他话很惊讶,仔细端详了他一会儿,感到此人志气非凡,不但没有治罪还留在宫中并礼为上宾。


    昙无忏明解咒术,凡有所施,一向灵验。西域人称他为大咒师。


    一次随国王入山,荒野之中口喝难耐,命人寻水,远近一带都搜索过了,一无所获。于是昙无忏念动密咒,顷刻从石缝中流出清澈的泉水。并且说道:“国王的惠泽感召,才使得枯石生泉。”邻国听说这件事都赞叹国王的德行。那个时候,风调雨顺,百姓安乐。国王看到他的道术有神奇的功用,也十分欢悦,以优厚的礼遇相待。

    后来,国王渐渐习惯了这一切,认为理所当然,对昙无忏也逐渐冷淡。昙无忏看到自己待得日子久了,以致令人生厌,于是向国王告辞,前往罽宾。

    他想传播大乘佛法,而罽宾人却喜好小乘,于是又继续东行,来到龟兹(qiuci),后来又到了姑臧。在那里的旅店歇息,他随身携带着《大涅盘前分》十卷与《菩萨戒经》、《菩萨戒本》等珍贵的大乘经典。他担心经本被盗,所以藏在枕下休息。


    到了夜晚有人把他拉到地上,昙无忏惊醒了,以为是盗贼。一连三个夜晚都是如此,昙无忏心中很是奇怪。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空中有人说话:“这是如来的解脱法藏,怎么能枕在头下呢。”

    昙无忏闻言,才明白原来是神明指点,心中惭愧,于是将佛经放到高洁之处。

    深夜,有小偷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潜入室内。窃贼用尽全身的力量,经本竟然纹丝不动。

    第二天,昙无忏携带佛经离去,丝毫没有显现出沉重的样子。盗经的人看到,认为遇见了圣人,都来忏悔谢罪。


    河西王沮渠蒙逊占据凉州一带,昙无忏曾经告诉蒙逊:“有鬼进入村镇聚落,一定会发生灾疫。”蒙逊看不到鬼,对此狐疑不信。昙无忏对蒙逊施以法术,蒙逊果然看到附近有鬼出没,不禁惊恐害怕。昙无忏说:“应当清净身心,诚心斋戒,然后用神咒驱鬼。”于是念诵神咒三天。然后告诉蒙逊:“鬼已经离开了。”当时边境上有人看到数百疫鬼狂奔而去。国中恢复了安宁。

    北魏拓跋焘听说昙无忏道术神奇,派人来迎接他去魏国。蒙逊和昙无忏相处日久,不愿意让他离开。后来拓跋焘又软语安慰,再次来迎。蒙逊舍不得放昙无忏走,又畏于魏国的强大。到了蒙逊义和三年三月,昙无忏请求西行,寻找涅盘经后分。蒙逊因为他要离开自己而怀恨在心,密谋杀害昙无忏,还装模作样地供养了许多财物粮食,又赠送了许多宝物。


    临行的那一天,昙无忏流着泪对众人说:“我宿世的怨业果报就要降临了,即使是圣众也无法相救。”因为他有心酬偿夙债,所以没停留。蒙逊果然派遣刺客在途中害死了他。死时年仅四十九岁。远近的人们听说此事,无不嗟叹惋惜。

    不久,蒙逊身边的人常常在大白天看到鬼神用剑刺杀蒙逊,到了四月,蒙逊卧床不起一命呜呼。


    《神僧传》卷三记载“昙无忏。或云昙摩忏。中天竺国人也。六岁遭父忧。独与母居。见沙门达摩耶舍。以忏为其弟子。习学小乘。后遇白头禅师遂业大乘。至年二十诵大小乘经二百余万言忏从兄善能调象。骑杀王所乘白耳大象。王怒诛之。令曰。敢有视者夷三族。亲属莫敢往者。忏哭而葬之。王怒欲诛忏。忏曰。王以法故杀之。我以亲而葬之。并莫违大义。何为见怒。傍人为之寒心。其神色自若。王奇其志气。遂留供养之。忏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后随王入山。王渴须水不能得。忏乃密咒石出水。因赞曰。大王惠泽所感遂使枯石生泉。邻国闻者皆叹王德。于时雨泽甚调百姓称咏。王悦其道术深加优宠。顷之王意稍歇待之渐薄。忏以久处致厌。遂辞往罽宾。欲演大乘彼国不合。乃东适龟兹(音丘慈)顷之复进到姑臧止于传舍虑失经本枕之而寝。有人牵之在地。忏警觉。谓是盗者。如此三夕。闻空中语曰。此如来解脱之藏。何以枕之。忏乃惭悟别置高处。夜有盗之者。数过提举竟不能动。明旦忏持经去不以为重。盗者见之。谓是圣人。悉来拜谢。时河西王沮渠蒙逊僣据凉土。忏尝告蒙逊云。有鬼入聚落必多灾疫。蒙逊不信。欲躬见为验。忏即以术加蒙逊蒙逊见而骇怖。忏曰。宜洁诚斋戒神咒驱之乃读咒三日。谓蒙逊曰。鬼已去矣。时境首有见鬼者云。见数百疫鬼奔骤而逝。境内获安。时魏虏拓跋焘闻忏有道术。遣使迎之。蒙逊既事忏日久不忍舍去。后又慰辞以迎。蒙逊既吝忏不遣。又迫魏之强。至蒙逊义和三年三月。忏因请西行。更寻涅盘后分。蒙逊忿其欲去。乃密图害忏。伪以资粮发遣。厚赠宝货。临发之日忏乃流涕。告众曰。忏业对将至。众圣不能救矣。以本有心誓义不容停。比发蒙逊果遣刺客于路害之。春秋四十九。是岁宋元嘉十年也。远近咸共嗟焉。既而蒙逊左右常白日见鬼神以剑击蒙逊。至四月蒙逊寝疾而亡。”



    幻化人间的杯渡


    神僧杯渡,没有知道他真实的姓名。人们常常看到他将一只木杯抛在水面上,乘坐木杯渡水,所以称他杯渡。


    最初他游方在冀州一带,既不修边幅,也不严格守持戒律,然而神力莫测,无人能及。


    他曾寄宿在北方一户人家里。这家有一尊金身佛像。杯渡把这尊佛像偷走,这家主人发觉之后,狂追不已。然而只见杯渡在前面不紧不慢地走着,他们在后面骑着快马怎么也追不上。


    到了孟津河,他取出木杯,抛向江面,然后飞身跃上,在水面上飘然疾行,虽然没有风也没有橹,木杯却轻捷自如,很快到达对岸来到了京城。

    杯度那时看来也只有四十多岁,衣裳褴褛几乎无法遮蔽身体。说话颠三倒四,喜怒无常。寒冬腊月有时敲开厚厚的冰层,用寒冷彻骨的冰水洗澡。有时穿着鞋上床卧倒,有时徒步出入闹市。随身之物,只有一个芦圌(tuan,)(一种盛谷物的容器)。

    他曾经到延贤寺法意道人那里,法意特意准备了专门的房间请他居住,终于有了安身之地。


    可是过了不久,他又想去瓜步江,到了江边看到一艘船,就走上前。船主看他衣裳破烂,心生傲慢,鄙夷地说:“快走开,不要挡了我的财路。”

    杯渡就盘膝坐在大杯之中,顾盼前方,口中念念有词,大杯自然前行,直驶北岸。


    到了广陵遇见一处村舍,那里有一户李姓人家正在举办八关斋会。杯渡之前并不认识这家人,却直接走进斋堂坐下,把芦圌放在中庭。众人看他形貌鄙陋,都有些看不起他,毫无恭敬之心。李家主人看到芦圌挡在道路中间,就想移到墙边,不想竟然拿不起来,又使劲去搬,芦圌依然不动。旁边的人看到,都上来帮忙,可是好几个人费尽力气也没能举起来。


    杯渡吃完之后,轻松地提起芦圌就走,还笑着说:“四天王李家。”当时有个年轻人听见这句话,就好奇地探头向芦圌里看,只见四个小人儿,长约数寸,面目端正,衣裳光鲜整洁。年轻人不觉惊讶地大叫:“快来看啊,他的芦圌里有四个小人儿!”众人闻声都跑出来追杯渡,追着追着不知杯渡去哪里了。

    后来过了好几天,有人看到他在村西一棵树下静坐。李家主人闻讯急忙前去,向杯渡恭敬顶礼,又请他回到家中,每天尽心供养。杯渡不怎么守持斋戒,饮酒吃肉,甚至也吃葱、蒜、韭菜等五辛和鱼肉,和俗人没有什么差别。

    附近百姓听说他的神迹,纷纷前来供养,有些杯渡一看就接受下来,有的却不愿意接受。


    兖州刺史刘兴伯听说这件事,就派人来请他,杯渡带着芦圌来到兖州。刘兴伯想证实杯渡的芦圌是不是真正的宝物,就叫人把芦圌举起来看,十几个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而芦圌岿然不动,仿佛立地生根了似的。刘兴伯忍不住自己探身向芦圌内看去,只看到一件破旧的衲衣和一只木杯。


    不久,杯渡又回到李家。过了二十多天,一天清晨,杯渡忽然说:“在中午之前帮我准备好一件袈裟。”李家人赶紧开始买衣料、找人缝制,一直忙碌到中午还没有做好。杯渡说:“我出去一会儿”,说完走出李家,到了天黑时分还没有回来。整个村庄里都弥漫着奇特浓郁的香气,村人非常讶异,以为发生了什么非同寻常的怪事,于是到处寻找杯渡。后来在村子的北岩下终于找到了,只见他身上穿着破旧的袈裟,右肋卧地而死。头前和脚后都长出鲜洁的莲华,香气芬氲。过了一夜莲华就枯萎了。村民们一起将他埋葬了。


    后来过了几天,有人从北方来,说看到杯渡背着芦圌往彭城方向去了。于是村民们共同开棺查看,发现棺中只剩下杯渡穿的鞋子。

    杯渡到了彭城,遇见一位深信佛法的居士,名叫黄欣。黄欣见到杯渡就虔心礼拜,请他回到自己家中。黄欣家徒四壁,极为贫穷,只能供养杯渡天天吃麦饭,杯渡却吃得格外香甜,这样过了半年。


    一天,杯渡忽然对黄欣说:“你去找三十六个芦圌,我要用。”黄欣回答:“家里只有十个芦圌,没有钱买不起,您吩咐的恐怕不能完全做到。”杯渡说:“你就把家里可能有的都找出来。”黄欣于是在家中仔细搜检,果然得到三十六个芦圌,全都放在院子里。虽然数目是够了,可是大都已经破损。等黄欣仔细再看时,发现全都完好无损,和新的一样。杯渡把这些芦圌密封好。然后又叫黄欣打开,只见所有芦圌中,都盛满了钱帛,加起来大概超过百万。有些有见识的人就说,这是杯渡在其他地方的分身得到的供养,拿来布施给黄欣。黄欣接受这些财帛以后,全都用来作功德。过了一年,杯渡辞别黄欣离去。


    《神僧传》卷三“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人因目之。初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尝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渡窃而将去。家主觉而追之。见渡徐行。走马逐之不及。至于孟津河浮木杯于水。凭之渡河。不假风棹轻疾如飞。俄而及岸达于京师。见时可年四十许。带索褴缕殆不蔽身。言语出没喜怒不均。或严冰叩冻洗浴。或着履上山。或徒行入市。唯荷一芦圌(音遄)子更无余物。尝从延贤寺法意道人处。意以别房待之。后欲往瓜步江。于江侧就航人。告渡不肯载之。复累足杯中顾盻言咏。杯自然流直渡北岸。向广陵遇村舍李家八关斋。先不相识。乃直入斋堂而坐。置芦圌于中庭。众以其形陋无恭敬之心。李见芦圌当道。欲移置墙边。数人举不能动。渡食竟提之而去。笑曰。四天王李家。于时有一竖子窥其圌中。有四小儿并长数寸。面目端正衣裳鲜洁。于是追觅不知所在。后数日乃见在西界蒙笼树下坐。李礼拜请还家。日日供养。渡不甚持斋。饮酒噉肉。至于辛鲙。与俗无异。百姓奉上或受不受。沛国刘兴伯为兖州刺史。遣使要之。负圌而来。兴伯使人举视。十余人不胜。伯自看唯见一败衲及一木杯。后还李家。复得二十余日。清旦忽云。欲得一袈裟。中时令办。李即经营。至中未成。渡云。暂出。至瞑不返。合境闻有异香。疑之为怪。处处觅渡。乃见在北岩下敷败袈裟于地卧之而死。头前脚后皆生莲华。极鲜香。一夕而萎。邑共殡葬之。后数日有人从北来云。见渡负芦圌行向彭城。乃共开棺靴履存焉。既至彭城遇有白衣黄欣。深信佛法见渡礼拜。请还家。家至贫但有麦饭而已。渡甘之怡然止得半年。忽语欣云。可觅芦圌三十六枚。吾须用之。答云。此间止可有十枚。贫无以买。恐不尽办。渡曰。汝但检觅宅中应有。欣即穷检。果得三十六枚。列之庭中。虽有其数亦多破败。比欣次第熟视皆已新完。渡密封之。因语欣令开乃见钱帛皆满。可堪百许万。识者谓是杯渡分身他土所得嚫施。回以施欣。欣受之皆为功德经一年许辞去。”



    密咒汇编结集


    由以上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真言咒语的影响已经很广泛。


    随着密典译传日趋繁盛,各种密咒汇编的总集也相继传入中国内地,如东晋失译《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四卷、梁代失译《陀罗尼杂集》十卷。这类经典所宣传的密法便是“杂密”(与“纯密”相对,意为不纯或不系统的密法)。杂密的根本经典是《持明咒藏》,即所谓《金刚大道场经》十万颂,于唐代永徽三年(652)由阿地瞿多译出,名为《陀罗尼集经》,共十二卷。


    《慧学-译经科》载“唐阿地瞿多。华言无极高。族氏出家。史不载。永徽三年。壬子正月。届长安。所奉西印土梵夹。诏于慈门寺安置。仍同沙门大乘琮等十六人。英公李世绩。鄂公尉迟德等十二人。于慧日寺。浮图院。建陀罗尼普集会坛。所须有司供办。屡现灵瑞。道俗忻叹。四年翻译金刚大道场经中撮要陀罗尼集经十二卷。沙门玄楷笔受。”


    杂密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的咒术可应用于息灾、求祥,安家、治病,驱鬼、役神,降龙、祈雨,无所不能;法术包括火祀、占卜、星象、魔幻等。杂密又与中国传统的道教、儒术以及民间巫术有许多相通之处,它在中国的流传,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至今在民间许多地方依然流行,只是鲜为人知。



    杂密与纯密的关系


    杂密为散见于诸经中的密法,比较分散缺乏系统。随着大乘佛法的兴起和传播,逐渐从印度教中吸收了一部分咒术,作为弘法的方便,以吸引信众。


    纯密为释迦牟尼佛法身大日如来宣说的法身内证秘密法门,为大乘圆顿教中无上法门,主张“即身成佛”,因而也被称为“佛乘”。主要经典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金刚顶经》两部根本密典,而以佛教一切大小乘经典为基础。


    两晋时期的竺法护曾经传译部分密典,而东晋时昙无谶(也作昙无忏)将部分《涅盘经》和《菩萨戒本》等大乘经典引入中国。


    到了唐代,开元三大士将正纯密教引入中国,并在中土发扬光大,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至惠果阿奢黎时真正形成了中国化的正纯密教体系,也就是唐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杂密的长期流传与后来密宗的建立毫无关系。恰恰相反,杂密的译传和流行,为“开元三大士”等人传译纯密、建立密宗准备了条件。



    译经不倦的竺法护


    竺法护(约3一4世纪),也叫做昙摩罗刹,他是鸠摩罗什来中国以前,中国佛教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曾经译出《正法华经》,为法华经的最早译本。竺法护一生翻译的经典共有154部309卷。


    他的先祖是月支人,世代居住在敦煌。他八岁出家,礼外国沙门竺上座为师,所以改姓竺。


    竺法护记忆力过人,每天背诵佛经万言,过目不忘。他天性纯良,道德高尚,修持佛法,勇猛精进,不畏苦辛。他弘扬佛法的志愿坚固,勤勉好学,寻师访道,不远万里。不仅深入学习佛法,而且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从来不把世间荣辱毁誉放在心上。


    晋武帝时,京城里寺院中的佛教图像虽然受到崇拜,然而大乘方等佛典却在西域。竺法护慨然发愿,希望弘通佛法,流布佛经。

    于是跟随师父来到西域,游历诸国。西域各国三十六种语言文字,竺法护都一一学会,音义字体甚至古语全部通晓。而后携带大量外文佛典,回到中国。从敦煌到长安,沿途一路翻译佛经。


    竺法护一生中共翻译大小乘经典等一百四十九部,包括: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五卷、《密迹金刚力士经》七卷、《菩萨说梦经》二卷、《宝智菩萨所问经》二卷、《普门品经》一卷、《胞胎经》一卷、《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二卷、《郁迦罗越间菩萨行经》一卷、《幻士仁贤经》一卷、《须摩提经》一卷、《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一卷、《离垢施女经》一卷、《如幻三昧经》二卷、《太子刷护经》一卷、《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弥勒菩庐所问本愿经》一卷、《呵差末经》七卷、《大哀经》八卷、《宝女所问经》三卷、《无言童子经》二卷、《菩萨十住行道品》一卷、《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二卷、《如来兴显经》四卷、《度世品经》六卷、《方等般泥洹经》二卷、《普曜经》八卷、《正法华经》十卷、《大方等项王经》一卷、《佛升忉天为母说法经》二卷、《阿惟越致遮经》三卷、《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持心梵天经》四卷、《持人菩萨控》四卷、《济诸才等学经》一卷、《文床师利现宝藏经》三卷、《无枚宝三昧经》一卷、《普超三昧经》三卷、《无所希望经》一卷、《大净法门经》一卷、《顺权方便经》二卷、《太子沐魄经》一卷、《月光童子经》一卷、《乳光佛经》一卷、《无垢贤女经》一卷、《决定总经》一卷、《如来独证向誓三昧经》一卷、《龙施菩萨本起经》一卷、《八阳神咒经》一卷、《盂兰盒经》一卷、《四不可得经》一卷、《梵女首意经》一卷、《宝网经》一卷、《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一卷、《须真天子经》三卷、《海龙王经》四卷、《诸佛类集经》二卷、《贤劫经》十三卷、《弘道广显三昧经》四卷、《心明经》一卷、《灭十方冥经》一卷、《鹿母经》一卷、《遮逆经》一卷、《穗光太子经》一卷、《般泥洹后灌腊经》一卷、《四辈经》一卷、《当来变经》一卷、《过去佛分卫控》一卷、《文殊师利净律经》一卷、《文殊悔过经》一卷、《离睡经》一卷、《受岁经》一卷、《乐想经》一卷、《尊上经》一卷、《意经》一卷、《应法经》一卷、《鸯崛摩经》一卷、《力壬移山经》一卷、《四未曾有法经》一卷、《圣法印经》一卷、《舍头谏经》一卷、《所欲址患经》一卷、《琉璃王经》一卷、《生经》五卷、《分别经》一卷、《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一卷、《大迦叶本经》一卷、《四自侵经》一卷、《身观经》一卷、《修行道地经》六卷、《法观经》一卷、(智升说:“已上见存,已下却本”。)《新道行经》卷,《仁王般若经》一卷、《无量寿经》二卷、《菩萨藏经》三卷、《般舟三昧经》二卷、《菩萨十地经》一卷、《萨芸芬陀利经》六卷、《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闲居经》一卷、《更出阿阇世王经》二卷、《弥勒成佛经》一卷、《十二因缘经》一卷、《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百佛名经》一卷、《观世音大势至受决经》一卷、《勇伏定经》二卷、《无思议光孩童菩萨经》一卷、《超日明三昧经》二卷、《照明三昧经》一卷、《惟明三十偈经》一卷、《法没尽经》一卷、《诸神咒经》三卷、《文殊师利菩萨经》一卷、《小郁迦经》一卷、《诸方佛名功德控》一卷、《十方佛名经》一卷、《仁慈问/\十种好经》一卷、《三十二相因缘经》一卷、《严净定经》一卷、《宝施女经》一卷、《金益长者子经》一卷、《离垢盖经》一卷、《慧明经》一卷、《众佑经》一卷、《三转日明经》一卷、《十等藏经》一卷、《决道俗经》一卷、《檀众德本经》一卷、《小法没尽经》一卷、《猛施经》一卷、《目连上净居天经》一卷、《菩萨斋法经》一卷、《舍利弗悔过经》一卷、《佛悔过经》一卷、《大六向拜经》一卷、《六十二见经》一卷、《楼炭经》六卷、《普法义经》一卷、《舍利弗目犍连游诸国经》一卷、《捺女耆域经》一卷、《七女木经》一卷、《五盖疑结失行经》一卷、《佛为菩萨五梦经》一卷、《摩目犍连本经》一卷、《五福施径》一卷、《观行不移四事经》一卷、《四妇喻经》一卷、《庐夷亘经》一卷、《庙罗王经》一卷、《檀若经》一卷、《龙施经》一卷、《给孤独明德经》一本、《龙王兄弟陀达诫王经》一卷、《劝化王经》一卷、《雁王经》一卷、《雁王五百雁俱经》一卷、《解无常经》一卷、《城喻经》一卷、《降龙经》一卷、《邪法经》一卷、《犯罪经》一卷、《苦应经》一卷、《三品修行经》一卷、《夫那罗经》一卷、《贾客经》二卷、《沙门果证经》一卷、《贫女为国王夫人经》一卷、《诫王经》一卷、《诫具经》一卷、《诫罗云经》一卷、《比丘尼戒》一卷、《迦叶结集传经》一卷、《耆阇崛山解》一卷、《杂警喻三百五十首经》二十五卷。


    他把弘通佛法作为自已毕生的事业,终身翻译书写不辞劳倦。竺法护是鸠摩罗什以前译经最多的大译师,翻译的佛经数量众多,于《般若》、《华严》、《宝积》、《大集》、《涅盘》、《法华》等重要大乘佛典都有所涉及,当时流传于西域各国的重要佛经,全部译出,因而为大乘佛教在中国的广泛流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东晋道安法师曾赞叹竺法护翻译的佛经,说:“护公所翻译的佛经,只要经过他的手眼,纲领必正。他所翻译的佛经,虽然言辞并不玄妙,也没有宛转的文义和机捷的雄辩,却恢宏流畅,法理通达,充满智慧而不事雕琢,文字简朴却接近佛法的本意。”


    梁僧佑也曾经称赞说:“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


    晋武帝末年,竺法护隐居深山。山涧有清洌的泉水,竺法护总是用泉水洗澡漱口。后来有一个采薪的人,把泉水边弄脏了,不一会儿泉水就枯竭了。竺法护徘徊叹息道:“如果水永久枯竭了,那么在这里就无法自给自足,应当从这里搬走了。”话音刚落,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流满了山涧。这大约是他立志弘扬佛法的一片赤诚之心感动了神明吧。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这可以理解为是他的精神能量信息场与外界环境交流、转化的结果。


    后来他在长安青门外建立寺院,精进修持,道德远播,有数千僧人前来跟他学习佛法。一位名叫竺法乘的小沙弥,八岁的时候,就显现出聪慧的心性。他依止法护,时常跟随左右。


    关中有一个出身望族、富甲一方的人,有心拥护佛法,想先来试探一下法护是不是一个有道高僧。

    于是他装成遭遇急难的人,去向竺法护借二十万,法护没有回答。法乘当时年仅十三岁,侍立在师父旁边,对来人说,“和尚已经默许了。”这个人告退离去。

    法乘对师父说,“我看此人表情,不象真正急需用钱的样子,他不过想以此观察师父您的道德如何罢了。”

    法护说:“我也这样认为。”


    第二天,那人率领同宗一百余口人,前来拜访法护请求授予五戒,并且一再忏悔想来试探法护的做法。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四方的读书人和普通百姓都很热切地想亲近礼敬这位道德高尚的大法师。因法护世居敦煌,德化遐迩,所以当时人们尊称他为“敦煌菩萨”。


    《大正藏-事汇部-述列传》载“竺法护传第七。竺法护。其先月支人也。世居炖煌郡。年八岁出家。事外国沙门高座为师。诵经日万言。过目则能。天性纯懿操行精苦。笃志好学万里寻师。是以博览六经。涉猎百家之言。虽世务毁誉。未常介于视听也。是时晋武帝之世。寺庙图像虽崇京邑。而方等深经蕴在西域。护乃慨然发愤志弘大道。遂随师至西域。游历诸国。外国异言三十有六。书亦如之。护皆遍学贯综古训音义字体无不备晓。遂大赍胡本。还归中夏。自炖煌至长安。沿路传译。写以晋文所获。大小乘经。贤劫大哀法华普耀等。凡一百四十九部。孜孜所务。唯以弘通为业。终身译写劳不告惓。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护以晋武之末。隐居深山。山间有清涧。恒取澡漱。后有采薪者。秽慢其侧。水俄顷而熇。护乃徘徊叹曰。水若永竭真无以自给。正当移去耳。言终而泉流出满涧。其幽诚所感。皆此类也。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精勤行道。于是德化四布。声盖远近。僧徒千数咸来宗奉。时有沙弥竺法乘者。八岁聪慧。依护为师。关中有甲族。欲奉大法试护道德。伪往告急求钱二十万。护未有答。乘年十三。侍在师侧即语客曰。和上意已相许矣。客退。乘曰。观此人神色非实求钱。将以观和上道德何如耳。护曰。吾亦以为然。明日此客率其一宗百余口。诣护请受五戒。具谢求钱意。于是四方士庶闻风向集。宣隆佛化二十余年。后值惠帝西幸长安。关中萧条百姓流移。护与门徒避地东下。至昆池遘疾卒。春秋七十有八。后孙兴公制道贤论。以天竺七僧方竹林七贤。以护比山巨源。其论云。护公德居物宗。巨源位登论道。二公风德高远。足为流辈。其见美后代如此。初护于西域得超日明经胡本译出。颇多繁重。时有信士聂承远。乃更详正文偈。删为二卷。今之所传经是也。承远明练有才理笃志法务。护公出经多参正焉。惠怀之际。有沙门法炬者。不知何许人。译出楼炭经。炬与沙门法立共出法句喻及福田二经。法立又访得胡本。别译出百余首。未及缮写。会病卒。寻值永嘉扰乱。散灭不存。”







    上一条:唐密渊流 (三)         下一条:《天地至道-合气-全息哲学科学》39

    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价

      尚无评价